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对美术、电影及文学创作的影响           ★★★
对美术、电影及文学创作的影响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理学家网 >> 心理学图书在线阅读 >> 专业教材 >> 正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22:06:55
 

  首先表现的是心理片,更恰当说,是恐怖心理片。
  这些影片描写的都是催眠者、酒徒、精神病者或心理变态的人的冒险和经历。崩溃中的意识,现实的丧失,幻觉的状态——这些都变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了荷里活的作家和导演们的宝贵材料,让他们拍出数不清的心理分析片来,风靡一时。这时影片的故事大都取自那些轰动一时的长篇、中篇或短篇小说。
  奇奇怪怪的种种圆梦的说法,潜意识和下意识的作用,以及弗洛伊德教授的大名,靠了报刊和影片的传播,渐渐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美国人的口头禅。在一般人的眼里,这些玩意就仿佛是巫术,是精神哲学,十分迷人。
  谈到荷里活在这方面的经验,人们会想到一九三六年阿尔弗莱桑特尔所导演的《穷巷之冬》。原作是玛克斯威尔安德生的舞台名剧,描写美国开明人士萨柯和范沙蒂两人被迫害处死的事件。这不是一般的恐怖片,但对非法迫害的罪行描写得极有戏剧性,可说是心理片的前驱。
  至于一九三九年查尔斯魏德所导演的《走投无路》,就几乎完完全全地把精神分析学用电影形象直接表达出来。这部片的基本情节是:一个暴徒被警察追赶,他躲进一个精神分析学家的家中,宣称要开枪杀出去。心理分析学家看出他是被噩梦迷住了,马上对他进行心理分析,让他想起那使他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杀人者的一段童年经历。等警察最后赶到时,这暴徒明白了一切,已经没气力拉动枪掣了。
  一九四五年前后,恐怖心理片纷纷出笼:弗里兹朗拍出了《窗中妇人》和《猩红街》;从奥地利到荷里活的作家兼导演威廉韦尔德拍出了《双重保险》;奥托卜利明格拍出了《劳拉》;希治阁拍出了《疑云》和《蛊惑》;罗拔西奥德马拍出了《哑女劫》;迈尔斯东拍出了《古怪的爱情》。
  在希治阁所导演的《蛊惑》里,一位疯子管理疯人院。疯子本人是主角,片里的梦境是所谓超现实派的——并且是大名鼎鼎的超现实派画家萨尔瓦多达利设计的。
  一九四六年,希治阁又在荷里活拍出《谍网情鸳》,也是一部以精神病为题材的片子。接着,希治阁又拍出《电话情杀案》等恐怖片,使恐怖片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风行于影坛的主要片类。
  美国作家海明威也写了一些以杀人、恐吓为题材的电影故事。他的《杀人者》一片,剧情发生在一个小城里,牺牲者们就象给迷住了心窍的小兔似的,乖乖地等待杀人者来杀死自己。最后,那个杀人者以非人的残暴结果了片里的主角。
  所有这一切形形色色的恐怖片,对于生活在充满竞争、紧张、恐怖、绝望的社会中的观众来说,无疑是一种麻醉剂。无论是荷里活的老板、导演或观众本人,都想要逃避现实,忘记生活的真相。制片家们想把生活的现实问题都归罪于心理,要观众相信,这些暴力现象都不是社会出了毛病之后造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的,而仅仅是心理有毛病的人们干出来的。他们把精神分析加以歪曲的结果,使观众以为科学乃是神话,世界无非是神秘的天地,生活是与自然、社会和历史的法则毫无关系的。既然一切都是原始的心理远古的潜意识在起作用,因此,影片里所描写的社会悲剧并不是社会的悲剧,只是心理的悲剧而已。杀人、放火、强奸、迫害,都被说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原始意识压抑情欲的爆发,死亡本能的体现。

 << 上一页  [11] [12] [13] [14] 下一页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 技术支持 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6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    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