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二节 精神分析疗法的理论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21:58:19  |
|
第十一章
第二节 精神分析疗法的理论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史家波林(Boring),在其巨著《实验心理学史》一书中曾这样写道:“谁想在今后3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姓名,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了。”[2]其他西方心理学家也认为:“很难找到心理学或精神病学的一个领域未曾受到弗洛伊德的思想影响。他的学说曾经激起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千上万的富有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果的假说和鼓舞人心的实验。他的影响在社会学和人类学方面也都是同样不可估量的。”[3]
在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理论中,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关的部分主要有:意识和压抑的理论、性心理的发展学说、人格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学说以及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说等。
一、无意识和压抑的理论
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作为一切意识行为基础的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认为人的精神生活主要由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即意识和无意识,中间夹着的很小的一部分为前意识。
无意识(unconsciousness),在我国亦译作潜意识。无意识这个词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另一个是指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4]。作为后一种含义的无意识之中,包含了各种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原始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以及与各种本能有关的欲望。它也是过去经验的大贮藏库。这些无法得到满足的情感经验、本能欲望与冲动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的,但它们并不肯安分守己地呆在那里,而是在无意识中积极地活动着,不断地寻找出路,追求满足。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皇太子”容格
下一篇文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