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对常态心理的分析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21:14:40  |
|
维吉尔生于农民家庭,很善于仿希腊忒俄克里托斯诗体作《牧歌集》,描写田园生活。后来,他又写《农事诗集》,继继以农业生产为题材,论述节令对农业生产的关系,介绍了相当多的农业知识。但他的代表作,是弗洛伊德经常提到的《伊尼特》史诗。这首诗歌颂了罗马历史,赞扬帝国制度,企图以此鼓舞人民,巩固奥古斯都大帝的统治。这首史诗描述了特洛伊城王子阿伊尼阿斯的故事。阿伊尼阿斯是维纳斯的儿子,于特洛伊城沦陷后漂泊海上,后来在意大利建国,遂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罗马人的祖先。在阿伊尼阿斯漂落到迦太基的时候,他同迦太基女王黛朵相恋。黛朵保护了他,但他却驾船而去,抛弃黛朵。黛朵含忿自焚,临死前就说了上面那句话:“Exoriare……” 但是,弗洛伊德的那位老朋友没有准确地记起黛朵说的整个句子,他说:“Exoriar (e) ex nostris ossibus ultor!”(必有复仇者来自朕之骨肉!)弗洛伊德加以矫正说:“Exori ar (e) aliquis nostris ex ossibus ultor!”(必有人来自朕之骨肉而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复仇者!) 显然,弗洛伊德的那位朋友漏掉了“aliquis”(“有人”)这个词,这是不是因为那位朋友不熟悉这句话呢?经弗洛伊德了解,并不是这样。他的遗忘是有心理上的原因的。 弗洛伊德抓住了这个难得的例子进行分析。他请这位朋友毫无顾忌地把自己在说出上面那句话以前的全部思路讲出来。他发现,他所以遗忘“aliquis”这个词是同他在最近的一些经历有密切联系。 在这以前,这位朋友曾到意大利旅行,在意大利旅游时,他与陪同他游那不勒斯的意大利女郎发生了性关系。因此,他最近以来一直焦急地等待着关于那位女郎的月经情况的消息。所以,一切与妇女月经有关的词都可能会引起他的神经过敏。根据弗洛伊德以往建立的潜意识理论,一切“痛苦的”、“不幸的”经验,往往是被人们“潜抑”着,压在心里底层。但它越是被压抑,越要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表现出来。 这些潜意识冲破“潜抑”的普遍途径,是乘意识不备时,借助意识中出现的有关联的因素,把自己“化装”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类似的因素,然后把自己的“潜能”转移出去,从而达到潜意识自我表现的目的和愿望。 由于借助“转移”、“化装”的手法,所以,潜意识因素的“溜”出,必然会连带阻止意识界中其他有关因素,致使那些熟悉的,甚至到了舌尖上的事情被挡了回去——也就是说,迫使意识反而把不该被压抑的因素压制下去。这种心理机制同上面说的Signorelli的遗忘有很多相似之处。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第八章 生活的旋律
下一篇文章: 第八章 第三节 会谈中的非言语交流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