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从自我分析到梦的解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21:01:18  |
|
在弗洛伊德看来,无意识的“心”,或“潜意识”,并不是被动的收容所。它却象蓄电池储存电能一样,随时可以发泄出去,可以主动地产生冲突。弗洛伊德也不赞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把潜意识看作凋谢了的记忆的消极、被动的保管库。潜意识在本质上是原动的。它那不断争取表露或升华为意识的内容,乃是精神活动背后的原动力量。归根结底,意识不过是由深藏的潜意识伏流所产生的心理生活的表面微波罢了。这种潜意识又是本能活动的源头,也是性冲动和感情经验的起源。这些潜意识虽然受到压制,但它们永不断地为得到自我满足而斗争。精神分析学的大部分任务就是考查这种被压制的东西的活动方式及规律,考察它们寻求满足时所采取的方法和途径。 “抑制作用”学说的初步建立,表明弗洛伊德终于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这就是要探索人的心理深层的神秘世界。 正是在这种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弗洛伊德开始在自己身上进行自我试验。这种自我试验的过程也就是“自我分析”的过程。 弗洛伊德的自我分析是从一八九七年七月正式开始的。虽然,弗洛伊德在这以前的理论研究和精神治疗的实践也可以算作是他进行自我分析的基础,但是,促使他进行自我分析的导火线是他爸爸在一八九六年十月的逝世。弗洛伊德写道:“我一直高度地尊敬和热爱他,他的聪明才智与明晰的想象力已经深深地影响到我的生活。他的死终结了他的一生,但却在我的内心深处唤起我的全部早年感受,现在我感到自己已经被连根拔起来。”由此之后,弗洛伊德说,就导致他写《梦的解析》那本书。实际上,《梦的解析》乃是自我分析的继续。 自我分析过程是从童年生活的自我再现开始的。对于童年生活经历的发掘,使弗洛伊德发现人类潜意识的基本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分恰恰就是幼年生活的凝缩物。因此,有目的地再现幼年生活经历,将有助于了解潜意识的内容及其形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过程。这是揭示潜意识神秘王国的捷径。 现在,弗洛伊德的心爱的父亲的逝世,把弗洛伊德的内心感情带回到以往的生活经历中。对父亲的怀念使他的脑海中重演了一幕又一幕旧日生活的图画。他想起的旧事越多,越可以在其中发现许多现有的感情和性格的痕迹,他发现自己在眼前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无意识动作、习惯性行为及感情都不过是童年时期的经历的翻版。因此,弗洛伊德进一步加强了回想、分析和研究童年生活的决心。 为了进行自我分析,进一步揭开覆盖着潜意识世界的帷幕,弗洛伊德在父亲逝世后,更频繁地询问自己的母亲,打听自己在小时候的生活情景。他试图从他母亲提供的线索和片断材料中,尽可能完美地回忆那些早已遗忘了的童年生活。他把母亲提供的材料同自己所能回忆到的印象联贯起来,又把自己在童年时代的心理表现同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年后的许多心理现象加以比较。这就为他的进一步的自我分析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和有价值的启示。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第八章 心理咨询中的会谈技术
下一篇文章: 爱情的理论(1)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