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第七章 从自我分析到梦的解           ★★★
第七章 从自我分析到梦的解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理学家网 >> 心理学图书在线阅读 >> 专业教材 >> 正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21:01:18
 

  在这里,他把两种根本不同的心理过程分为原发性和继续性两种。他认为,在梦中,原发性心理占据重要部分。这时候,在正常状况下抑制着原发性心理的自我处于相对沉寂状态。所以,原发性的心理才得以冲破自我的监视而自由地活动起来。弗洛伊德指出,自我的相对沉寂不同于绝对沉寂完全沉寂。如果自我真的处于完全沉寂状态,睡眠时反而不会有梦。往往是在自我既要休息、又得不到完全休息的时候,即自我处于浑浑噩噩、懵懵懂懂状态的时候,被自残压制下的原发性心理,即潜意识下意识,才开始活动,因而产生了梦。
  在这里,我们也看到,弗洛伊德已把他在《歇斯底里研究》中所获得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果应用于梦的分析中。他在《歇斯底里研究》中所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也即精神分析学的中心理论,乃是关于潜意识的存在的观点。依据这种观点,人的精神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有时也称为下意识或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人的心理状态的最高形式。用通俗的话来说,它是人的心理因素大家庭中的家长,它统治着整个精神家庭,使之动作协调。正是在意识的管辖和指挥下,人的精神生活才得以正常地进行。
  意识的下面是前意识。这是曾一度属于意识的观念、思想,因与目前的实际生活的关系不大,或根本没有关系,被逐出意识的园地,而留在意识的近旁。在意识活动过程中,属于前意识的观念有时可以出来,参与人的现实生活。例如,我正在有意识地看书,突然,我的妻子闯进来问我一个电话号码。这号码曾经留在我的意识中,但后来被储藏在前意识的系统中。电话号码是在看书这个有意识的活动时被挤到前意识领域中去的。现在,妻子突然问起时,呆在前意识中的号码,经一种毫不费力的记忆行为被召唤出来。所以,前意识是意识附近的心理,它可以较快地、较易地闯到意识领域中。在完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一定的使命后,它又很快地退到它所属的前意识领域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 技术支持 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6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    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