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16:47:04  |
|
第一节 心理咨询的涵义 心理咨询在英文中被称为“咨询”(counseling),也有译作“心理辅导”的。它是一个涵盖非常广的概念,涉及职业指导、教育辅导、心理健康咨询、婚姻家庭咨询等诸多方面。心理咨询的发展历史虽有近百年,但至今有关心理咨询的内涵与外延仍旧众说纷纭。没有哪一种已知定义得到专业工作者的公认,也没有哪一种定义能简洁、明了地反映出心理咨询工作的丰富内涵。各种解释往往随着咨询理论流派及职业特点等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帕特森(C.H.Patterson)认为:“咨询是一种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咨询人员提供一定的心理氛围和条件,使咨询对象发生变化,作出选择,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且形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一个有责任感的独立的个体,从而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一个更好的人和更好的社会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员。”[1]1984年美国出版的《心理学百科全书》肯定了心理咨询的两种定义模式——教育模式和发展模式。该书认为:“咨询心理学始终遵循着教育的模式,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学的模式。咨询对象(而不是患者)被认为是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咨询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已经存在的能力,或者形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更为适当的应变能力。”该书还指出:“咨询心理学强调发展的模式,它试图帮助咨询对象得到充分的发展,扫除其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长过程中的障碍。”[2]《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对心理咨询是这样定义的:“一种以语言、文字或其他信息为沟通形式,对求助者予以启发、支持和再教育的心理治疗方式。其对象不是典型的精神病患者,而是有教育、婚姻、职业等心理或行为问题的人。”[3]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对心理咨询是这样定义的:“对心理失常的人,通过心理商谈的程序和方法,使其对自己与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态度与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心理失常,有轻度的有重度的,有属于机能性的,有属于机体性的。心理咨询以轻度的、属于机能性的心理失常为范围。……心理咨询的目的,就是要纠正心理上的不平衡,使个人对自己与环境重新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改变态度和行为,以达到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4]归纳国内外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从中可以看出,尽管有各种各样的不尽相同的解释,但其内涵都有某些共同性的特征:
(1)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工作者(以下简称咨询者)对咨询对象(以下简称来访者或咨客)进行帮助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建立在双方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的。咨询者运用专业技能及所创造的良好咨询气氛,帮助来访者以更为有效的方式对待自己和周围环境,促进个人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长与发展。
(2)心理咨询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从咨询者的角度看,帮助来访者更好地理解自己,更有效地生活,其中包含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在内。从来访者的角度看,在咨询过程中需要接受新的信息,学习新的行为,学会调整情绪以及解决问题的技能,作出某种决定,这都涉及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3)心理咨询是由专业人员从事的一项特殊服务。咨询者必须是受过严格专业训练、拥有这项服务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具有接受他人的基本态度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得到权威机构认可的专业人员。
(4)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即来访者)不是有精神病、明显人格障碍、智力低下或脑器质性病变的患者,而是在心理适应和心理发展上需要帮助的人。
综上所述,我们尝试给心理咨询如下定义: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通过特殊的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增进心身健康,提高适应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与潜能发挥。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付出 —得到法则”是成功的最大秘诀
下一篇文章: 第二章 心理咨询过程和作用机制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