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天上掉馅饼 ——谈依赖心理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18:23:17  |
|
然而,依赖心理也并非是一种顽症,是可以逐步克服的。树立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生存能力,是克服依赖心理的首选目标。国外有部电影叫《熊的故事》,写的是熊妈妈生了两只小熊,在哺乳期过后,熊妈妈教给小熊怎样捕鱼,怎样爬树,怎样寻找食物和遇到危难时怎样保护自己。等到小熊基本学会之后,熊妈妈就悄悄地离开,由小熊们自己去开拓生存的空间。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对孩子从小培养独立的生存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树立独立的人格,培养自主的本能行为。一切自己动手,自然就与依赖无缘了。对于已经养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依赖心理的人来说,那就要用坚强的意志来约束自己,无论做什么事都有意识地不依赖父母、妻子或其他的人,这就不必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思考,也不必遵从他们的意见办事。同时自己要开动脑筋,把要做的事的得失利弊,考虑清楚,心里就有了处理事情的主心骨,也就敢于独立处理事情了。
树立人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些没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生活懒散,消极被动,常常跌入依赖的泥坑。而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都有一种实现抱负的雄心壮志。他们要求自己严格,做事认真,不敷衍了事,马虎草率,具有一种主人翁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与依赖心理相悖逆的。选择了这种精神,你就选择了自我的主体意识,就会以依赖他人而感到羞耻的。
单独地或与不熟悉的人办一些事或做短期外出旅游。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锻炼独立处事能力。自己单独地办一件事,完全不依赖别人,无论办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或办不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对你都是一种人格的锻炼。与不熟悉的人外出旅游,是由于不熟悉,出于自尊心和虚荣心,你不会依赖他人,事事都得自己筹划,这无形之中就抑制了你的依赖心理,促使你选择自力更生,独立的人生原则。
上一页 [1] [2]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前怕狼,后怕虎 ——谈犹豫心理
下一篇文章: “你火、火、火什么?” ——谈愤怒心理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