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怕狼,后怕虎 ——谈犹豫心理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18:21:58  |
|
这种犹豫心理实际上是一种习惯于以是非标准衡量事物的直接结果。面对选择的事物,人们总希望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以为通过推迟或反复斟酌选择就能避免失误,因此才在处事时犹豫不定。如果你在做决定时不受是非观念的左右,不必担心别人埋怨,就能轻而易举地作出自己的决定。譬如,你到商店买衣服,你不受别人的左右,买甲克还是买西装完全由你做主,买甲克你穿上时这个样子,买西装你穿上是那个样子,只有式样的不同。只要你不采用是非标准来衡量,不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那你就会认识到只是选择了一种结果,不存在是非的问题。这样你在处事是就会与犹豫无缘。看来,为消除犹豫心理,不应将各种可能的结果单纯地视为对的或错的,好的或坏的,甚至不应视为更好或更坏,只是把他们看作是不同的审美观的选择而已。这样,你就能颠覆犹豫,大胆地行事了,此其一。
其二,要明确自己选择的目标的目的性。譬如,你想买一台电视机,就应明确是黑白还是彩色,是纯平还是平面直角,是名牌还是一般品牌,是多大尺寸,价位在哪个档次?将目标确定了,你到商场去就会有个主心骨,不至于被售货员的商品推销弄得无所适从。因此在处理较为重要的事情之前,一定要作好准备,明确目的。
其三,要善于应变,遇事不乱方寸。任何事情都不是很单纯的,“智者千虑,仍有一失”,你考虑得再细致,事到临头也会有些意外的情况。这对意志薄弱者最容易陷入犹豫的陷阱。因此需要冷静,需要遇事不慌。要用意志来约束自己,排除干扰,避免选择的失误。
其四,不要听见风就是雨。由于人的文化素养不同,生活阅历有别,爱好、兴趣也不一样,对任何事情出现不同看法是正常的现象。而犹豫者最容易在这种不同看法面前吃败仗,所以对来自不同角度的不同声音,不必盲从,不必随声附和。只要相信自己选择得正确,就不必过意那些闲言碎语。能抵挡这些个抒己见的声音,也是你走出犹豫误区的标志。
上一页 [1] [2]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铁公鸡一毛不拔 ——谈吝啬心理
下一篇文章: 等着天上掉馅饼 ——谈依赖心理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