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第十章 咨询效果的评定与行为改进的维持 第一节 咨询效果的评定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21:43:10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2
.旁观者对咨询效果的评定


除了来访者的主观描述以外,咨询和治疗效果亦可以根据旁观者的观察与评判来衡量。这些旁观者既可以是家人、朋友、同事、同学,也可以是受过训练的盲目的观察者(指不知来访者接受何种处理的人)或纯粹的研究者。尤其是后者,能以中立的角色非常客观地观察咨询的过程,测量咨询的效果。当然,后一种方法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比较大,一般只有在特殊需要下进行。


3
.咨询者对咨询效果的评定


  一般来说,咨询者对咨询效果的评定比来访者自身的评定要较为客观。一是咨询者比较详细了解来访者的情况,也明确知道咨询的过程,所以咨询者掌握的资料比较全面;二是咨询者受过专业训练,能运用多种有效的工具对来访者心理问题、心理症状和体征的减轻程度及社会功能的恢复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当然,咨询者也会受自己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偏差,从而减少客观性。


三、咨询效果的评定时期


咨询和治疗效果往往会随着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进行而按照某一先后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在心理咨询的不同阶段,咨询效果是不同的[3]。Howard及其同事提出心理治疗的进展发生在三个相互关联的连续阶段中:首先来访者体验到较多的幸福感,然后症状缓解,最后社会生活能力得以提高[4]。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