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用心理学分析人类的谎言:揭开谎言的秘密
作者:朽木樱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19 13:35:07  文章录入:朽木樱夜  责任编辑:朽木樱夜

一些逃税的人,故意在账本上出现一些小错误,当税务人员查账时,他们马上坦率承认,一些资历较浅、经验不足的税务人员认为既然已经查到问题了,自己的公务执行得卓有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效,便在后面的检查中疏忽大意,而对一些隐藏较深、手法巧妙的逃税账务则忽略了。

 

去年,一位德国回来的华侨,准备到一家非常有名气的字画大商店选购几张齐白石的画,他花将近一万美元购得两幅齐白石先生的作品。老板赌咒发誓地说它们都是真迹,而且还附上有关部门的证明。闲谈中,华侨留下自己的名片和自己所住宾馆的名字。

 

华侨兴致勃勃地把画带回宾馆,请当地画院的画家朋友鉴赏,不料其中一位正是对齐白石先生的画术有过深入研究的老画家,他一眼看出画是假的,并指出证据。华侨听了,十分惊讶,也十分恼怒,决定第二天到那家画店去理论。

 

但还没到第二天,他便接到书画商店老板打来的电话,老板一再道歉,称自己昨天在疏忽中将两幅临摹的作品卖给了他,商店打烊后检查账目时才发现,请他明天一早去商店换回或退款。

 

华侨接到电话,感动不已。第二天,他卷着画去了画店,老板香茶相敬,再三就昨天的事道歉,并说如果华侨有意买,他可以将现在的这两幅真迹以合适的价格出售,如果他不愿意买,也可以退款。说着,画店老板将两幅精心裱装的画从保险柜中取出。

 

(第四章插图2

 

看到对方态度这么诚恳,华侨反倒不好意思起来,按昨天的原价买走了这两幅真迹。回到德国后,华侨突然有一天从一本刊物上看到介绍自己买的这两幅画的文章。文中称,这两幅画现收藏于某艺术研究院内。华侨一下子就傻了。

 

这位不法画商可算真正懂得欺诈之道的人,他的虚实相间的手法真可谓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了。

 

用小信用制造假象,然后巧设更大的骗局,这就是虚实相间、出其不意的撒谎术。

 

揭开谎言的秘密 第四章 造谎有术 四、声东击西,浑水摸鱼1

 

    如果有人一会儿把事情顺着说,一会儿反着说,顺着说的时候,说得头头是道,让你不由得不信;反着说的时候,说得振振有词,叫你不敢怀疑。而在你开始迷惑,考虑究竟哪个是真哪个是假的时候,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战国时的张仪,学了一套“纵横术”,带了几个乡人跑到楚国去求富贵。因找不着登龙途径,他在楚国潦倒起来,生活异常拮据。同去的人挨不下去了,便怨气冲天地嚷着要回家去。

 

张仪就说:“你们是不是因为穷了,享受不到什么就要回去呢?那根本不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问题。这样吧,再挨几天,不是我夸口,只要见楚王之后,我包管大家吃喝不尽。否则的话,你们可敲碎我张仪的门牙!”

 

那时候,楚王正宠爱着两个美人,一个是南后,一个是郑袖。

 

一天,张仪见到了楚王,楚王十分不悦。张仪就说:“我到这里相当久了,大王还不给我一点事做。如果大王真的不想用我的话,请准我离开这里,去晋国跑一趟,到那边碰碰运气!”

 

“好吧,你只管去吧!”楚王巴不得他快离开,便一口答应。

 

“当然,不管那边有没有机会,我还是要回来一次的。”张仪说,“但请问大王,需要从晋国带些什么?譬如那边的土特产,您若喜欢我可顺便带一些回来!”

 

楚王冷眼向他扫一扫,淡淡地说:“金银珠宝,象牙犀角,本国多的是,对于晋国的东西,寡人没什么可稀罕的。”

 

“大王就不喜欢那边的美女吗?”这句话像电流一样,楚王一经触击,肌肉立即放松,眼一亮,连忙问:“什么?你说什么?”

 

“我说的是晋国的美女。”张仪一本正经地向楚王解释,“哦——那真是妙呀!漂亮极了!晋国的女人,哪一个不似仙女一样?粉红的脸儿,雪白的肌肤,头发黑得发亮,走起路来如风吹杨柳,说话娇滴滴的,简直比银铃还清脆。正所谓比花花枯谢,对月月无光,云鬓压衡岳,裙带系湘江……”

 

这一席话引得楚王的眼珠一直跟着张仪的手势转,连嘴巴也合不拢了,说:“对对对!本国是一个荒僻之地,我从未见过晋国的那些娇娃,你不说,我倒忘了,那你就给我去办,多带些这样的名贵土特产回来吧!”

 

“不过,大王——”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