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用心理学分析人类的谎言:揭开谎言的秘密
作者:朽木樱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19 13:35:07  文章录入:朽木樱夜  责任编辑:朽木樱夜

日拂晓3点,盟军对瑟堡半岛东南角发起了“进攻”,这次空降作战的参加者有三个英国伞兵、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百上千个假人和化学发烟装置,在若干架留声机里放着扩大了的枪炮声、士兵的交谈声以及车辆的轰鸣声。守卫诺曼底海岸的德军火速赶往这一地区,待他们发现上当后立即返回时,发现盟军已建立了稳固的滩头阵地。

 

第三,他们通过BBC和无线电台把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受阻、艾森豪威尔将军把加来用于作战的部队调往诺曼底的消息发给各地,一些为盟军服务的两面间谍也把同样的情报送给德国人。一个代号叫卡博的英国间谍甚至获准在诺曼底登陆开始之前四小时,将有关这次行动的某些情报送给德国人。但是他对德国人说,这次进攻只是一次佯攻,为的是掩护将要在加来发动的真正的登陆行动。

 

第四,盟军还派潜艇、扫雷艇和鱼雷艇在加来附近的海域频繁出没,派飞机轰炸加来的海滩。

 

这一系列声东击西、混淆视听的假情报、假军事行动非常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功地阻止了大批德国军队赶往诺曼底,从而使诺曼底的登陆行动大获全胜,为后来欧洲战事的很快结束扫除了障碍。

 

声东击西的办法是让对方看到、听到一些迹象,但却分不清看到、听到的是真是假,以至于像自以为聪明的猴子一样,发现不了高悬天空的真实的月亮,瞎忙着捞水里的月亮,最后只落得一场空。

 

揭开谎言的秘密 第四章 造谎有术 五、编造数据,煞有介事

 

    别人向你陈述一件事,为了表明正确可信,往往说得有理有据,让你不产生怀疑。“有理”是指合乎情理;“有据”是指有根据,既指确凿的事实,又指精确的数字。人们对精确的数字容易产生迷信,认为一是一,二是二,客观公正,一不可能是二,三不可能是四,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如此一来,谎言制造者们便精心编制数据了。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读大学期间,特别擅长辩论。一次辩论中,他舌战群雄,论点掷地有声,因为他从一张纸上读出了一连串统计数字。当辩论结束后,有人拿起尼克松读过的那张纸,发现一个字也没有。他是凭空编造了一些数字,煞有介事地读的。

 

日本的一家报纸曾报道过这样一则社会新闻:“新婚家庭中三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的厨房不备菜刀……”虽然快餐店、速食品在日本社会十分风行,但这“三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的数字依然有些骇人听闻。一家电视台对这条消息很感兴趣,立即派专人追踪消息的来源,从专栏作家和采访者起,一层一层往下追。最后发现,这“三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数字竟是毫无根据的“谎言”。

 

生活中,事业中,我们如果一见到数字,就立即认为这是具体的、真实的,没有主观部分的加入,那就大错特错了。数字一方面固然具有客观性,但另一方面数字又是由人来运用的,一个数字被提出来,提供数字者的主观意识早已被融入其中了。即使是统计学家,他也可以采用那种对雇用他的机构有利的统计方法,甚至歪曲统计数字。台湾电视界曾闹过这样的笑话:三家覆盖同一地区的电视台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进行收视率调查,结果,第一家打出的广告是“收视第一”,第二家是“勇冠三台”,第三家是“拔得头筹”,可见统计数据全是虚假的。

 

历史上,利用数字进行造假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赤壁之战时,曹操只有30万大军,但他号称80万,把东吴的张昭之流吓得屁滚尿流,老是要孙权俯首称臣。幸亏诸葛亮、鲁肃等不为谎言所蒙蔽,为孙权证实,曹军只有30万,坚定了他联刘抗曹的决心。

 

战国时,孙膑率兵伐魏,诈称粮尽撤退,庞涓立刻追赶,查知齐兵火灶大约有10万个。

 

庞涓说:“10万个火灶每日要多少粮食?远地运粮怎么能够用?”于是催兵急追。

 

孙膑第二天又减为5万灶,庞涓大喜。

 

又过了一天,孙膑将火灶减为3万。

 

庞涓拍掌大笑说:“我早就知道齐兵胆怯惧战了,不过三天,士兵已逃亡大半,此时不追,更待何时?”

 

于是庞涓亲自督轻骑追赶,到达马陵时,一路上只见树又大又浓密,天色也昏暗下来。庞涓见树上有白字,举起火把照看,上面写的是:“庞涓死于此树下。”庞涓大惊,速令撤军,此时,箭如雨落。庞涓身中数箭而死。

 

曹操用数字来骗人被人识破,而孙膑则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功了。所以,有些时候,我们对数字不可掉以轻心。

 

揭开谎言的秘密 第四章

 <<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页 >>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