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2009心理学统考真题客观…
中山大学2010心理学硕士…
2010年苏州大学心理学硕…
2010年浙江大学心理学硕…
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心理…
2009年心理学考研调剂信…
苏州大学2009年心理学专…
湖北大学2009年心理学专…
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心理…
西南大学2009年心理学专…
  [组图]2008年心理学全国统考考研真题与答案         ★★★
2008年心理学全国统考考研真题与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理学家网 >> 考研频道 >> 考研试题 >> 心理学考研真题 >> 正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13 19:00:44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1.D 2.A 3.C 4.D 5.C
6.A 7.D 8.C 9.A 10.B
11.C 12.D 13.C 14.C 15.A
16.B 17.D 18.A 19.B 20.B
21.D 22.B 23.C 24.C 25.D
26.D 27.B 28.B 29.A 30.B
31.C 32.D 33.A 34.D 35.B
36.B 37.B 38.C 39.D 40.C
41.D 42.D 43.B 44.A 45.D
46.B 47.C 48.C 49.A 50.A
51.B 52.C 53.A 54.D 55.B
56.D 57.A 58.A 59.A 60.D
61.B 62.B 63.A 64.C 65.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66.ABCD 67.ACD 68.CD 69.ABCD 70.BCD
71.ABD 72.ACD 73.BD 74.AB 75.BC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76.答案要点:
(1)短时记忆是指人对信息的短暂保持和容量有限的记忆,是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3分)
(2)保持时间。保持的时间大约1分钟左右。(2分)
(3)编码方式。以听觉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编码。(3分)
(4)容量。信息容量为7±2组块。(2分)
77.答案要点:
(1)遗传是人格发展的生物前提;
(2)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
(3)童年期经验;
(4)学校教育;
(5)社会文化因素;
(6)自然物理条件;
(7)自我调控系统。
【评分说明】上述要点及相应解释每点2分,只要答出其中5点,即可给10分。只答出要点未作解释说明的,酌情扣2~3分。
78.答案要点:
(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认知结构是迁移得以产生的重要中介。(4分)
(2)影响学习迁移产生的关键变量是原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稳定性和可辨别性。可利用性,即认知结构中要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概括性、包容性更强的先前经验;稳定性,即认知结构中的先前经验必须被牢固地掌握;可辨别性,即认知结构中先前经验的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分之间及其新旧经验之间能够清晰分辨。(6分)
79.答案要点:
(1)区别:正态分布的平均数为μ,标准差为σ;不同的正态分布可能有不同的μ值和d值,正态分布曲线形态因此不同。标准正态分布平均数μ=0,标准差σ=1,μ和σ都是固定值;标准正态分布曲线形态固定。(6分)
(2)联系:正态分布可以通过标准化处理,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具体方法是使用 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标准分数。(4分)
80.答案要点:
(1)测验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评分和分数解释等程序的一致性。(3分)
(2)提高测验标准化程度的方法主要有:
①测验编制过程要标准化。在确定测验纬度、题目编制、题目分析、测验信度和效度分析等方面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3分)
②测验实施过程要标准化。要统一指导语、统一步骤、统一时限,防止噪音和无关人员干扰等。(2分)
③测验评分和解释要标准化。评分和解释要制定详细、统一的标准,并据此进行严格的评分和解释。(2分)
四、综合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81.答案要点:
(1)问题解决的策略分为两类: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2分)算法是在解决问题时的一套规则,能够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算子或途径,直到选择到有效方法解决问题。(4分)启发式是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问题空间内采取较少认知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常用的启发策略主要有:手段——目的分析策略、逆向搜索策略、爬山法。(6分)
(2)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主要有:知识表征的方式、功能固着、定势、原型启发、动机与情绪状态、人格特征。(每小点3分,其中只答出要点给1分,举例恰当给2分,共18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文章录入:anyida    责任编辑:anyida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 技术支持 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6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    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