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 - 学生学习
    发表日期:2010年8月21日 编辑:shphao 有4223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大学生考试作弊方法与原因分析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阶段,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复杂、更多变、更具有独特性。以这种尚未完全成熟的心理状态,来面对大学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其心理发展之路必定是坎坷不平、动荡不安的,对其心理健康难免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大学生作弊现象就是其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

大学生作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与方法。一是团体协作型。这些人考试前几天就有反常现象,商定作弊方式。在考试时相互协作,互相帮助。二是孤军奋战型。这种人往往是单独作战,事先做好各种准备。三是临时冲动型。这种人往往是做题目一下子卡住,以至原先会做的题一时也想不起来,越紧张越想不起来,但不做又觉得可惜,想想不放心,便东张西望偷看旁人答卷。

1)作弊原因分析:大学生作弊动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侥幸与虚荣心理:有些学生认为,进了大学,奋斗的目标已经实现,今后的工作也较为容易,便从中学的紧张状态中松弛下来。由于疲于应付各种关系,只能是用一些闲暇时间来学习,直到临近考试才紧张起来,为了给家长一个交待,考试前一两周才挑灯夜战。为了过关,就不惜铤而走险。也有些同学虚荣心作祟,为了能够获得一项奖学金或较好的综合测评名次,去冒险作弊。

2)学习风气不正:有调查发现,虽然有96%的大学生不赞成作弊,但却有90%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公开抵制作弊,这说明大学生对作弊持一种纵容的态度。有的同学轻视公共课程,错误地认为,公共课程费时、费精力,学好学坏都无多大用途。由于平时不学,为了通过这些课,便去走一些旁门左道,以求蒙混过关。

3)其他外在因素:由于学习成绩在毕业后的就业中并没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只要有关系就可以找到好工作。因此,有些学生认为,既然成绩好坏与工作没有关系,何不省点事,借助于作弊拿个文凭。另外,监考不严也为作弊创造了条件。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