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点话题1 - 热点话题
    发表日期:2008年1月6日 编辑:anyihao 有6530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网络催眠看“前世”

不少网友想借网络催眠音乐催眠 专家提醒此举容易引发心理障碍。

想了解你的“前世”吗?

  这个近似荒唐的问题,因一支催眠音乐联系到了一起。而且在网上,随着网友们的体验式跟帖而变得愈发火热起来。

  调查 有学生竟想借此看到考卷

  “我的‘前世’原来是美国总统!”

  近日来,在网络中,网友们纷纷描绘着自己的“前世”,这一切的描述都是基于被一支催眠音乐催眠之后产生的。

  记者在网络搜索引擎上键入这支催眠音乐的名字,搜索到约69300条结果。同时,一个在线播放网页,关于这种催眠音乐的播放,达到了5分钟播放132次的记录。

  打开这支催眠音乐的网页,记者看到网页的评论中尽是网友们的体验式留言,很多网友在评论中详细描述了自己的催眠体验经过。

  记者发现,一些学生在跟帖中表示:“最近要期末考试了,本来就睡不着,试试这个,不仅能睡着,还能看到自己的‘前世’,说不定还能看到卷子哦!”

  专家 看到的景象只是向往

  随后,记者来到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找到了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刘长辉,并与刘长辉共同听了这支催眠音乐。在音乐的播放过程中,记者和刘长辉都没有说话,但也都没有睡着。

  播放完毕,刘长辉对记者说:“这所谓的催眠音乐不过是放松加暗示两种心理解压方式的交替使用而已,只是一种手段,所谓看到‘前世’,无非是梦。”

  “通过催眠让人看到‘前世’,实际上是让人释放自己心底压抑着的一些想法,因此对身心是一种释放也是一种减压,”刘长辉说,“所以,所谓看到的‘前世’,无非是一种向往。”

  提醒 轻易尝试容易“走火入魔”

  “如果在专业人士的指导和保护下,进行这一类的催眠解压,对身体和心理都是有好处的。”刘长辉说,但通过催眠音乐中的暗示,容易诱发出幻觉,出现问题也没有专业人士在现场进行处理,因此容易引发精神、心理失常状态,或出现兴奋,或出现心灵与身体分离,也就是所谓的“走火入魔”。

  “在这种情况下,人体如果不能很快地转换回来,容易引发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是精神分裂症,”刘长辉说,“市民切不可轻易在家尝试,即使旁边有家人也不可。”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