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考研心理学专业强化复习题-普通心理学部分(B) |
|
一、单项选择题 1.脑成像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 )方法。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2.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 A.静息电位 B.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 C.动作电位 D.服从全或无法则的电传导 3.韦伯定律的公式是: A. E=1/R B. P=KlogI C. K=ΔI/I D. P=KIn 4. 由于( )作用,一个感受器细胞的信息输出,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输入,也取决于邻近细胞对它的影响。 A.明暗对比 B. 视敏度 C.视觉感受野 D. 侧抑制 5. 当人们期待某种图形时,这种知觉期待将易化对图形的识别。这种现象叫做: A.后像 B.后效 C.启动 D.定势 6.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 )有关。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稳定性 C.背景的绝对强度 D.对象的绝对强度 7.一个熟练司机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和别人交谈,( )对此做出了较好解释。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C.多阶段选择理论 D.认知资源理论 8.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是: A.脑干网状结构 B.边缘系统 C.选择过滤器 D.朝向反射 9.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 A.图像记忆B.声像记忆C.视觉编码 D.听觉编码 10.在记忆乘法、珠算口诀时采用的编码方式是( ) A.按语义关系编码 B.利用语言的音韵和节律编码 C.采用主观组织加工材料 D.使用字形编码 11.在看小说时,脑中产生出小说描写的场景,这个心理过程是( ) A.再造想像 B.创造想像 C.幻想 D.表象形成 12.Wason通过“四卡片选择作业实验”结果证明,人们有: A.验证倾向 B.虚伪倾向 C.证实倾向 D.证伪倾向 13.陆钦斯的量杯实验结果证明了思维中的( )现象。 A.功能固着 B.组块 C.定势 D.推理 14.威尔尼克区受损后,将引起( ) A.运动性失语症 B.接收性失语症 C.听-视失语症 D.语义性失语症 15.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音位B.音节C.音强D.语素 16.班杜拉认为( )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 A.预期目标B.需要C.能力水平D.自我效能感 17.“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指动机冲突中的(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8.根据坎农-巴德情绪学说,情绪的中心位于( ) A.内脏 B.外周神经系统 C.杏仁核 D.丘脑 19.在愤怒时,人们采取问题解决的策略,伤感时采取回避的策略等,这都属于情绪调解中的: A.生理调节B.情绪体验调节C.行为调节D.认知调节 20.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并且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的能力是: A.晶体智力 B.流体智力 C.创造智力 D.操作智力 BBCDC ADDDB ACCBA DCDBB 二、多项选择题 1.塔佩斯等人提出了人格的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下列选项中属于这5个因素的是: A.开放性 B.外倾性 C.宜人性 D.神经质 E.精神质 2.似动的主要形式有( ) A.动景运动 B.诱发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E.运动透视 3.布鲁纳提出了概念形成的策略包括: A.保守性聚焦 B.假设检验 C.内隐学习 D.冒险性聚焦 ABCD ABCD AD 三、简答题 1.请谈谈能力水平和成就的关系。 (1)、什么能力(2) (2)、能力的结构、形成与发展(4) (3)、能力对智力、与知识和技能发展的关系(2) (4)、能力的发展及其对成就水平的影响、其他影响成就的因素(2) 2.请举例说明感觉和知觉之间的关系。 (1)、感觉和知觉的定义(3) (2)、感觉和知觉的特点(3) (3)、在加工过程中的区别和联系:包括过程的区别、信息加工过程的联系(4) 四、综合题 请说明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异同。 参考彭老师《普通心理学》记忆部分 参考郭秀艳448-459-463
|
|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
|
|
|
相关专题:
|
|
|
相关信息: |
|
没有相关信息 |
|
|
相关评论: |
|
|
发表人: |
IP:123.114.122.18
|
|
第20个该选A吧?
还有第一个,为什么不选A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