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考试试题
    发表日期:2007年7月7日 编辑:hfhao 有1640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心理咨询师二级诊断技能练习(一)

        
            心理咨询师二级诊断技能练习(一)

            例1  
            求助者一般资料:某男  28岁  从事广告工作    
            求助者自述:从高三开始,我就有经常脸红这个毛病,只要跟别人对看或别人看一眼就会脸红。我的这个毛病,越来越严重,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几年了,每天都要脸红十几次,越怕就越会红,每次都象火烧的一样,好辛苦啊,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连最基本的社交能力都没有了,本来我口才还可以,现在一说话就紧张,非常容易激动,在公司一有开会就好像是我的噩梦。我觉得自己脸红在人面前形象不好,我想看见我脸红的人都在嘲笑我。

            最近我特别害怕出现在众人面前,尤其是对于被人注意更为敏感。不敢到公共场所,害怕自己脸红、出汗、发抖,或行为笨拙、手足无措,引起别人的注意。如果一定得到在公共场合,我会感到害羞、局促不安、尴尬、笨拙、迟钝,怕成为人们耻笑的对象,最重要的是我尽量回避与别人谈话。我还特别害怕看别人的眼睛,现在的工作我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了,为此真的很苦恼,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以后的生活。

            补充资料:求助者在高三时,自觉高考压力很大。还有就在那年最疼爱他的亲人——爷爷去世了。求助者平时不怎么说话,喜欢一个人呆着看看书。
            1、该 例的初步诊断应该是什么?(恐怖性神经症、社交恐怖症)
            2、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有哪些?(害怕、敏感、害羞、紧张、局促不安、容易激动)
            3、该求助者的行为症状有哪些?(回避与人交往)
            4、造成该求助者的社会性原因是什么?
            5、求助者违反了三原则中的哪条?(统一性)
            案例2
            求助者的一般资料:某女   23岁   职员 
            求助者自述:我的问题开始于2003年六月——即毕业开始找工作时期,一直持续到现在。也许我是大专毕业的缘故吧,毕业后不好找工作,找的第一份工作是个较大的公司,我很满意,也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在那份工作中我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直肯定,期间我的反映能力,语言能力都很好。在两个月中我升职到总经理秘书的职位。但后来我自己因为不习惯做秘书而把工作辞退了。我的第二份工作是私人公司规模很小5个人的贸易公司,工作了半个月无故将我辞退。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我被辞退的原因是什么。呵……第三份工作也是个私人的小公司,刚工作我犯了几个小错,老板娘便对我每天连数落再骂,致使我每天一进公司就哆嗦,在工作的近三个月中,我惶惶不安,但越是如此,工作越犯错,成了恶性循环。从此我的反应能力和语言能力大大迟钝,连生活中的小事也常常忘东忘西的,我都觉得自己变傻了。我现在的工作,环境非常好,可我就是不能享受工作,觉的工作是种负担,总害怕,害怕我熬不过三个月的试工期,我这种恶性循环一直持续着,到现在还是这样,变得敏感、害怕、担心,我总是担心这又担心那。

            这种情况发生后,我自己也看过很多书,比如卡耐基的书等等,其实许多道理我也明白可就是克制不了我自己。
            咨询师了解到的资料:求助者小时候做事情缺乏自信,划地为限,总认为自己会失败,内心有错误的预期心理。而且有自卑的心理,认为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他人做得好,就不愿意和他人竞争。

            1、你认为该案例的初步诊断是什么?(严重心理问题)
            2、该案例的症状包括?
            3、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属于?
            4、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不包括(  C )
            (A)性格因素      (B)认知因素 
            (C)环境因素      (D)生活事件
            5、求助者心理状态符合( B 、C )原则。
            (A)主、客观世界统一性(B)精神活动内在一致性
            (C)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D)身心状态的同一性
            6.针对求助者的行为治疗可以采用( A B D)
             (A)满罐疗法      (B)系统脱敏
            (C)灾变祛除      (D)生物反馈
            7、求助者的心理冲突的性质是?
            案例3、
            求助者的一般资料:  某女   24岁   建筑工地工作  
            求助者自述:我最近老觉得很烦躁,很不安,心里总是惶惶忽忽的。平时常常没魂,老掉东西,手机,戒子,情绪也很暴躁。这些情绪也许都和我的男友有关吧。我们同居二年多了,原来我们是同事,现在他失业半年多了,我给他找了很多工作,他总是认为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他没有上进心和事业心,可我是一个很要强的女孩,我不希望他这样子,因此我们之间的感情出现了裂痕。

               
            在这个时候,我与一个有家庭、事业心、有能力的同事在一起了,和他在一起三个多月,我就喜欢他的事业心。我知道和他不可能,但我还是陷下去了,我在男朋友和他之间周旋着,我感到很累。一想到这些问题我头就疼,我不知道我和男朋友会不会有将来,按这样下去,我对他会彻底失望。

               就是这些问题使得我非常困惑,并且已经严重影响我正常生活,现在的我无法工作,
            整天处于封闭自我和焦虑的状态,还有疯狂购物的情结,工作也常常出错。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想过要死,但又非常害怕,死了就什么也不用想了。
               
            我自己认为我是一个很坏的女人,第三者,我很讨厌这个名字。最让我心烦的是我刚刚流产过,第二次,流产后身体也没休息,因为工作没办法休息,我常常担心会有什么后遗症,很怕,很烦躁,常常强迫自己去医院检查。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选择。

              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在咨询过程中,求助者认为自己不可能和同事在一起,原因是她同事有一个很可爱的孩子和贤慧的妻子。
            1、你认为该案例的初步诊断是什么?
            2、该案例的切入点应该是什么?
            3.对于求助者的行为,心理咨询师应该(   )。
            (A)仍然完整接纳求助者 (B)严厉批评他这种想法
            (C)帮助消除他的罪恶感   (D)严密的保护他的隐私
            4、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是(      )。
            (A)有现实刺激因素       (B)有人格障碍基础
            (C)病程相对比较短       (D)问题无明显泛化
            5、引发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最直接原因是?
            6、该求助者违反了三原则中的哪一条?
            案例4
            求助者一般资料:钟某  女  24岁   外企助理   
            求助者口述:我现在很痛苦很痛苦,整天疑神疑贵的,这样的情绪影响了我现在的工作,我觉得真的是太痛苦了。我的心病开始于我刚入大学的那一年。在新生入学大会上,学校请了几名医师给我们普及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治的知识。当说到狂犬病的潜伏期可达几十年之久时,我便出现头痛和胸闷的症状。因为我小时候曾被狗咬过两次。但我当时并没有注射疫苗。之后,便去注射了疫苗。当被告知疫苗对这么长时间没有保护作用时,我又开始惶恐不安。

            之后,我到图书馆阅读了大量有关的医药书,还服用了中药。直到现在也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的状况,可我现在看到狗和猫就害怕,老是担心无意中感染病毒及体内的病毒因为变异而没有被杀死!老是害怕会发病!后来曾因被只小猫碰过而去注射疫苗。虽然后来不知如何清醒过,但又因一次噩梦而深陷其中。父母和亲戚们多次劝说,但我总觉得他们对我漠不关心。我害怕体内会潜伏病毒,害怕会发病,整日惶惶不安!我好想对自己说:没事的,但是总被这种思想所控制!

            1、你认为该案例的初步诊断是什么?应与什么相鉴别诊断?
            2、该求助者的的思维障碍包括?
            3、造成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有?(最直接的原因呢?)
            4、按照埃利斯ABC理论,求助者的A.B.C分别为什么?
            5、要对求助者做出诊断,还需要了解(      )。
            (A)躯体检查结果(B)过去求治经过
            (C)求助者的个性(D)求助者的婚姻
            6、求助者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没有(      )。
            (A)惶惶不安   (B)胸闷气短
            (C)口干出汗    (D)头痛
            与案例无关的问题:
            1、在摄入性会谈与求助者沟通时,应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通常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估?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