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点话题1 - 热点话题
    发表日期:2007年4月10日 编辑:shphao 有2923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追星少年当心心理成瘾

追星少年当心“心理成瘾”

上周,痴迷刘德华13年的女追星族杨丽娟成为了全国的焦点:杨父跳河自尽,遗书上要求刘德华与其女儿见面,而杨丽娟在父亲自尽后却依然表现正常。一石激起千层浪,杨丽娟及其家人令人震惊的经历,让大众的目光再度聚焦在追星族身上。 
  任何极端个案背后都有深刻的社会原因。除了痛惜、遗憾与谴责之外,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关心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关注早期人格的培养,应该成为大家关注的课题。
  “经过多年研究发现,‘追星’是现代社会中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很难避免的现象。 但我认为大家都应从中吸取教训。”周爱华对记者说。
  对杨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后周爱华认为杨对自已的个人角色缺乏正确定位,缺乏自我价值认同,而且独立性差、思维单向性严重,与父母的关系过于紧密,形成了“缠结”现象,以致父母代其办理很多事情,甚至帮着她追星。
  杨丽娟的父母对她追星行为过分纵容、甚至最后父亲选择了跳江来逼刘德华见女儿一面,这已经明显超出了正常的范围。

  摒弃盲目 健康追星

  长期以来,成人们对以青少年居多的追星群体颇为不理解,甚至反感。周爱华说:其实,追星行为和青少年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有密切关系:其一,青少年需要榜样。男明星大多英俊潇洒、女明星则娇媚可人,这些都难免让正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羡慕、迷恋、崇拜甚至疯狂。其二,“追星”在不少青少年看来,就是件正常的、时髦的事,至于有没有道理、有没有价值,则不必管那么多。只要有“星”可“追”就已足够。
  可以看出,追星行为对青少年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不过无法忽视的是,在表面的狂热背后,往往隐藏着青少年精神生活的严重孤独和茫然。周爱华说,西方社会有发达的心理咨询与自助机构,能为青少年提供必要的精神援助,但我国在这方面还很欠缺。

  黄石也有小追星

  周爱华介绍,曾经有一个中学生小田也是刘德华的粉丝。以前学习成绩很好,模仿刘德华唱歌非常像,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喜欢他,家人也一直以此作为骄傲。可进入高中后,小田的行为越来越不正常,对刘德华的崇拜到了一种疯狂的境界, 刘德华穿什么衣服他立即去买,刘德华的头发是黄色,他一定不允许自己的头发是黑的,甚至他走火入魔地给人打电话都自称 “ 我是刘德华 ” 。
  因为一心追捧华仔,渐渐荒废了学业。值得庆幸的是,小田的父母发现儿子行为失常后,马上带他到医院检查,然后按照心理医生的要求定期辅导。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小田渐渐康复了。
  周爱华强调:环境、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的重要因素。

  学生:“这样的痴狂太可笑”

  记者向黄石几所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杨作法不可思议。黄石十五中的小余同学说:追星现在很土。那些明星的光环有几个是和他们的收入、思想、做派成正比的呢?!喜欢他们的歌听好了!喜欢他们的电影看好了,追着见一面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痴狂太可笑!尤其是她的父母,简直像没有思想,居然陪同追星,还以死相逼。莫名其妙!
  但也有不一样的看法。黄石理工学院大三的小居说:我只觉得这家人非常可怜,父母对子女的爱永远是无私的,为了帮女儿实现愿望,不惜付出生命。每个人都有权利喜欢别人,即使爱的方式让大多数人无法理解,但那是她的自由。

  家长:孩子不能这样纵容

  杨丽娟的父母的行为方式受到很多家长的反对。
  很多家长都说10岁到 20 岁年龄段的青少年,正是学习文化知识、奠定生存基础的关键时期,是青少年心理最脆弱的时期也是最容易受外界影响的危险时期。这段时间的教育和成长是最为重要的。父母、老师、明星、英雄都曾经是孩子们崇拜的“明星”,他们是在不断的崇拜、模仿、超越和否定中慢慢成长、成熟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是重要的引导者。
  对杨父如此轻率地离开妻女,家长都觉得非常惋惜。女儿的人生还没有正式开始,他仍然有义务引导孩子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的,但是爱也要注意方式,一味的满足和纵容, 很难培养出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这样的爱虽然很伟大,但未必是真正的对孩子负责。

  让家长像孩子一样思维

  周爱华强调,在应试教育的体系下,家长和老师们疲于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满心想的都是孩子的功课和成绩,而对他们的心理成长过程基本上忽略了。许多时候,老师和家长根本不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求什么、厌烦什么、渴盼什么,对孩子们出现的不良倾向要么严辞批评,要么一笑了之,却不做对症下药的诱导与指引。于是,孩子们只能在流行风向中“独自”成长,各种心理与人格问题也就打下了伏笔。由于青少年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对于明星在镜头前光彩夺目、出尽风头充满了向往,但明星的“瑕疵”却往往被忽略掉了,孩子们于是更加容易一步步的如痴如醉、亦步亦趋。
  怎样才能避开盲目追星的误区呢?周爱华建议,首先家长应该降低姿态,学会体察孩子的心理特征,学会像他们一样考虑问题,才能让教育贴近孩子的心。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不要盲目追星,你所崇拜的应该是真正值得你崇拜的,该不是徒有其表。家长也应该引导孩子,更应该欣赏人的高尚人品和超凡气度,震撼心灵的东西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对于追星要摒弃狭隘心态。青少年所祟拜的偶像有同有异,不能因为偶像的不同,就对别的人持排斥甚至敌对的态度;另外应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正视明星本人的缺点,扬长避短。尤其重要的是,不要纵容孩子滥花时间和钱在追星上。
  最后,周医师希望那些不断借杨追星事件跟踪炒作的媒体,不要再打扰杨母女的生活,多关注一下真正应该帮助的孩子,让社会空气更加清新,生活环境更加和谐。

  春季 心理疾患高发期

  时下,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美丽的春景背后,却隐藏着心理疾病高发的隐患。心理专家认为,春季日照和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影响人的情绪,再加上天气转暖,代谢进入旺盛期,人体内环境发生变化等因素,春季最容易出现抑郁、躁狂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
  春季心理疾患发病的前兆表现,主要有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如失眠、早睡、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有疲劳感等。这时如不加以注意,就会引发成慢性疲劳综合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焦虑症等“心病”。这些病症的直接表现是困乏、感觉不适、情绪低落、压抑郁闷、生活乏味、食欲下降、失眠多梦、烦躁不安。此外,心理压力过大以及社会适应不良等原因,都会导致  心理疾患的发生。
  专家特别提醒:有心理疾患史的人,在春季要加强保健和治疗。对于一般有心理疾患发病前兆的患者,应避免过度疲劳,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各种刺激因素,家人也要给予多方面的关怀和支持。作为家长,要多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注意调节好子女的学习情绪。一旦发现心理不适的状况,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