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裂区(或分割)设计及其资料的统计分析 1.在配伍组设计试验之后子第2个处理因素 [例2.4.5] 为研究不同瘤株的生瘤效果和不同浓度蛇毒的抑瘤作用,有人先将48只小鼠按条件均分成3个配伍组,每个区组内的16只小鼠随机地均分成4组,分别接种4只同的瘤株,使它们生瘤,1天后再对接种同1种瘤株的4只小鼠分别腹腔注射4只同浓度的蛇毒,连续用蛇毒抑瘤10天, 停药1天后解剖测瘤重, 设计形式见表2.4.5。试分位同瘤株的生瘤效果和不同浓度的蛇毒的抑瘤效果。 表2.4.5 不同瘤株与不同浓度的蛇毒共同作用后对小鼠抑瘤效果的影响 ──────────────────────────────────────── 区组 瘤 重 (g) ─────────────────────────────────── 因素 A(瘤株):A1(S180) A2(HS) A3(EC) A4(ARS) S (B1 B2 B3 B4) (B1 B2 B3 B4) (B1 B2 B3 B4) (B1 B2 B3 B4) ──────────────────────────────────────── 1 0.80 0.36 0.17 0.28 ……………… ……………… 0.48 0.18 0.44 0.22 2 0.76 0.26 0.28 0.13 ……………… ……………… 0.57 0.30 0.27 0.30 3 0.36 0.31 0.16 0.11 ……………… ……………… 0.33 0.29 0.27 0.37 ──────────────────────────────────────── 注:详细资料见下面的SAS程序。 [分析与解答] 若仅从形式上看,此设计就是含区组因素的4×4析因设计, 但试验因素A(瘤株)与区组因素S先出现在试验中,在试验因素B未加入之前,实际上是1个配伍组设计,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1级单位;1天后B因素才参入试验,B与A×B就形成了所谓的2级单位,相当于把1个完整的试验分割成前后2道工序来完成,故称之为裂区(或分割)设计。 H0:因素A各水平下的均数相等,H1:因素A各水平下的均值不等或不全相等, α=0.05。对因素B和A×B也有类似假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