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点话题 - 网络成瘾 - 网络成瘾治疗
    发表日期:2006年7月13日 编辑:cnpsy 有3632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网络成瘾症的评估与治疗
随着互联网走进大众生活,无限制使用网络造成身心损伤的现象也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关注。这种现象最先引起美国心理学家的关注并将其命名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简称IA)或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

  民盟北京市委发布了题为“关于电子游戏与未成年人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有调查表明:北京中学生网络成瘾者高达13.65万人,在对北京市9个区县的600余名中学生进行的调查中发现,88%的学生玩电子游戏,昼夜连续(20小时以上)玩过电子游戏的学生达7%,14.8%的学生患有网络成瘾症。

  这份报告提供了中学生接触电子游戏情况的有关数据,分析了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症情况,并呼吁警惕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症”的蔓延。

  对于上网成瘾,美国心理专家提出了一套评估标准,有以下9项:

  每月上网超过144小时,也就是一天4小时以上;
  头脑中一直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
  无法抑制上网冲动;
  上网是为逃避现实、解除焦虑;
  不敢和亲友说明上网的时间;
  可能因上网造成课业及人际关系的问题;
  上网比自己预期的时间还久;
  花太多钱在更新网络设备或上网上;
  要花更多时间上网才能满足。

  在这套标准中,只要符合5项以上,就说明已经上网成瘾。戒除上网成瘾不但要请专家做行为治疗,还要配合药物控制上网的冲动。另外,有研究表明,上网太久还可能因眼压过高而引发青光眼及血液不循环等疾病。

  网络成瘾的概念最早由Goldberg 提出,网络成瘾是指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成瘾者有大量行为和冲动控制上的问题,如①网络性成瘾,指沉迷于成人话题的聊天室和网络色情文学。②网络关系成瘾,指沉溺于通过网上聊天或色情网站结识朋友。③网络强迫行为,指以一种难以抵抗的冲动着迷于在线赌博网上贸易或者拍卖购物。④信息收集成瘾,指强迫性地浏览网页以查找和收集信息。⑤电脑成瘾,指强迫性地沉溺于电脑游戏或编写程序。

  心理学家金百利.扬首先对使用因特网而导致的这种病症进行了解。他在研究中使用如下指标来进行调查和诊断:花在计算机网络上的时间;不上网时是否有抑郁、不安的表现;无法控制自己对于因特网的依;即使在已经因为网络而花费了大量钱财后,依然义无返顾地上。

 
  在对网络成瘾症的治疗上,Young 提出了ACE 模型,A C E 是指Anonymity (匿名性)Convenience(便利性)和Escape(逃避现实)。她认为这是网络导致用户成瘾的3 个特点。

  匿名性是指人们在网络里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用户在网络里便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不用担心谁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便利性是指网络使用户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网上色情,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网上交友都非常方便。逃避现实是指当碰到倒霉的一天,用户可能通过上网找到安慰,因为在网上他们可以做任何事,可以是任何人,这种自由而无限的心理感觉引诱个体逃避现实生活而进入网络的世界。

  Grohol 提出阶段模型,认为所谓网络成瘾只是一种阶段性的行为。该模型认为网络用户大致要经历3 个阶段。第一阶段,网络新手被互联网迷住,或者有经验的网络用户被新的应用软件迷住;第二阶段,用户开始避开导致自己上瘾的网络活动;第三阶段,用户的网络活动和其他活动达成了平衡。Grohol 认为所有的人最后都会到达第3 个阶段,但不同的个体需要花不同的时间,那些被认为是网络成瘾的用户只是在第一阶段被困住,需要帮助才能跨越。

  专家认为,心理咨询对矫治网络成瘾症还是比较有效的。对于未成年网络成瘾症患者,心理医生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通过互动方式加强交流和沟通,先从改善关系开始,让孩子能听得进家长的话,进而觉得有道理,到逐渐主动努力约束自己。改变环境,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户外活动,更有助于网络成瘾的戒断。

  对于上网之人来说,一定要注意保持正常而规律的生活,不要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问题或者消极情绪的工具;上网要有明确的目的,有选择性地浏览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上网过程中应保持平静心态,不宜过分投入;上网时间不宜过长。另外,由于上网时间过长,电脑荧屏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不利,娱乐有度,不可过于痴迷。

  目前,心理医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鉴别诊断:①使用网络功能(Applications),偏好双向沟通功能还是单向信息功能;②情绪卷入程度;③是否存在非理性认知;④个人生活事件。临床常用的IAD治疗方法有:①打破定势,②外力制止,③制定合理改变目标,④戒断(Abstinence),指戒除特定成瘾行为但允许其保留非成瘾的上网行为,⑤提醒卡,⑤个人生活调查,①社会支持,③家庭治疗。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