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点话题 - 网络成瘾 - 网络成瘾现状
    发表日期:2006年7月13日 编辑:cnpsy 有2239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网络成瘾:困扰青少年的心灵枷锁
   
丹丹是哈尔滨市某重点中学的学生,从初一到初三她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的前三名。初四上学期时,她偶然和同学玩了四五次网络游戏,从此被深深地吸引,由一周去一次网吧发展到几乎每天都泡在其中,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丹丹的父母十分恼火,因为几次劝阻都无济于事,气急时他们甚至打了丹丹。但丹丹并没有因此而有所收敛,反而干脆不再去上学,每天早晨起床后牙不刷、脸不洗,一头扎进网络游戏中。有一天妈妈一怒之下砍断了电线,丹丹也在激动中砸坏了家里的东西。最近,一筹莫展的父母将丹丹送到了哈尔滨市心理卫生中心求治。

  哈市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张聪沛说,丹丹是典型的网络成瘾者。当前,像丹丹这样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已经屡见不鲜。该中心每个月都要诊治近10位这样的青少年,在哈市这样的青少年比例约为712%其中中学生占90%。又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也就是约有200万青少年网络成瘾。另外还约有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已经不容忽视。

  因网络成瘾而失学占成瘾者的20%

据张聪沛介绍,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比较大。网络成瘾者对网络有强烈的心理依赖感,他们一般上网时非常快乐,一旦停止上网就会出现失眠、头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或者变得孤僻,不愿参加社会活动和与他人交往,经常以幻想代替现实,缺乏同情心,生活没有目标,甚至出现精神问题,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海涛是哈市某中学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学习一向很好。不久前因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就到网吧上网聊天,因此认识了几个网友。此后他开始逃学,天天在家上网和网友聊天。由于痛恨海涛沉迷网络,父亲愤怒地砸坏了家中的电脑。海涛则从此离家出走,在一家网吧里上网整整一星期,每天吃面包、喝矿泉水、睡地板。当他的父亲找到他时,发现他已没了人样,浑身脏乱不堪。父亲不得不将海涛送到哈市心理卫生中心求治,经过3个星期的治疗,海涛基本戒除了网瘾,现在已经回学校上学了。

  据调查,网络成瘾者中厌学、成绩下降的学生几乎是100%,因网络成瘾而失学占成瘾者的20%,这其中通过治疗脱离网瘾的只占50%。而网络成瘾的学生再回学校是难上加难,大约只有20%的学生能摆脱网络继续上学。

  是什么让孩子如此沉迷网络

  有专家分析说,造成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因素是复杂多面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大脑容易长时间兴奋,表现出来的便是缺乏自控力,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很容易沉迷。同时,现在的教育制度是造成青少年易感染网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现实生活中,孩子总是围着考试转,其他的业余时间也被学习剥夺,久而久之就会厌学。而厌学的孩子需要一个出口发泄,网络刚好可以充当这样的载体。在网络里,孩子们重新进行自我定位,找到现实中没有的成就感与归属感。另一方面,目前可以替代网吧的供青少年娱乐休闲的地方实在太少。另外,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过分关注,忽视孩子的精神需要等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张聪沛说,现在大多数的老师和家长都以孩子的学习好坏论英雄,“孩子学习怎么样”已成为家长之间的问候语,孩子是听在耳中难在心头。孩子们左肩压着父母的希望,右肩担着自己的前途,后背支着老师的教鞭,压力很大,他们时常感到孤独。有一个学习成绩比较差的男生告诉我,他觉得只有上网的时候才没有人轻视自己。

  全体总动员帮助青少年远离网瘾

  有教育界人士认为,现在是高科技时代,利用互联网娱乐、学习、获取信息,已经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对孩子玩游戏或聊天应该有一个客观的看法,不要认为孩子有多大的错误,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出现的问题。家长对孩子的上网活动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因噎废食。家长应该掌握一定的电脑网络知识,善用网络,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引导孩子选择有利于他们成才的网站。

  张聪沛说,戒除网络成瘾的困难很大,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预防”是最好的措施。网络成瘾也分早、中、晚期,早期治疗的成功率最大。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孩子逐渐减少上网时间,并给予积极的鼓励,这个过程中要有爱心、耐心和信心。可以用孩子喜欢的事情来冲淡上网的欲望,如陪孩子玩,旅游等。一旦脱离网络,孩子返回学校也比较难,可以让孩子暂时上半天学,或者暂时不完成作业,关键是保持学习接触,这样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回归学校。

  张聪沛对学校和社区在未成年人戒除网瘾过程之中所起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学校方面要配合家长,让孩子感觉到学校始终希望孩子回去,并会得到过去所未有的关心与荣誉。学校、社区等应该设立相关的救助机构,对矫治特别困难者,可以求助心理工作者进行系统的治疗。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