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点话题 - 网络成瘾 - 网络成瘾治疗
    发表日期:2006年7月12日 编辑:cnpsy 有2962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世界各国专家学者谈防治青少年
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当许多人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欢欣鼓舞时,它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显现:由于青少年心智发育程度的局限,面对电脑游戏和网络的强大诱惑时,容易深陷其中。如今,青少年沉迷网络和电脑游戏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的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都开始关注此问题,并与焦虑的父母们一道努力,以挽救哪些陷入网络的孩子们。

  美国学者提出"五招并施"治"网瘾"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最近播出了一部描写青少年网络上瘾者如何误入歧途的电视剧.没想到有几万家长给导演写信说:"这就像我们家的故事。"这个让导演感到惊讶的事实表明,美国青少年学生网络上瘾的情况正在变得严重起来。

  过去,互联网在美国校园里主要作为教育工具,青少年学生中上网成瘾者很少,但这一数字现在开始急剧攀升。部分专家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联网游戏、聊天室、即时通信等网上娱乐性内容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比几年前有明显增长,更容易吸引青少年的兴趣,这可能与网瘾问题增加有一定关系。

  曾最早下定义并描述"网络上瘾症"的社会学家、美国网络上瘾中心执行主任金伯利·杨博士在她的报告《应对校园网络上瘾》中分析说,青少年学生沉溺网络的原因还包括:校园中的免费上网机会;大量的课余时间;网上行为没有监管或控制;逃避学习压力;与社会疏离等等。

  那么,如何应对学生"网络成瘾"?这位学者建议"五招并施":首先要让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了解青少年学生上网成瘾的危害,让他们在学校里更好地规范和管理学生的上网行为;其次,在健康教育计划中引入有关"网络上瘾症"的内容,让学生能像防范酗酒危害一样预防网络上瘾;第三,一旦发现学生有网络上瘾的苗头.就应该多加疏导,并鼓励学生找专业的顾问解决问题;第四,鼓励学生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多参加校园团体和社会活动,避免与社会生活疏离;最后,应该围绕互联网这个主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讨论,让他们知道网络的益处和副作用。

  金伯利·杨指出。上网成瘾的恶果不可小视,网瘾会导致青少年学生缺乏睡眠和体育锻炼,学习成绩下降,与朋友关系恶化.不参加团体活动等。患有"网瘾"的学生一旦成绩急剧下降。往往很容易逃学、退学甚至离家出走:如果流落到社会上,其命运更加难以预料。 (文/陈勇)

  

  德国倡导健康上网

  为了解决青少年在接触互联网方面出现的问题,德国政府部门一方面努力让青少年都有机会使用互联网,为他们开辟丰富多彩的网络空间,另一方面采用技术手段严防青少年受到不良网络内容的侵害。

  德国有关机构在2004年年底对青少年接触媒体、信息的情况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在12岁至19岁的青少年中.有53%的人每周多次或者经常上网,其主要目的是查找信息和收发电子邮件。45%的青少年在网上碰到过色情内容。而十分之一的人每周至少接触过一次网络色情内容。但与此同时,在德国大约5万个青少年机构(主要是学校)中,目前只有大约20%具备上网条件。德国专家认为,如今青少年获取的知识有三分之二不是来自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

  针对上述情况,近年来德国家庭、老年人、妇女和青年事务部(简称家庭部)首先开始大力推广"青少年在网上"行动,其目标之一是为l万所青少年机构配备个人电脑和互联网接人设备。作为该行动的一部分,2004年11月,相关部门新设了一个以青少年兴趣为出发点的综合网站,并使该网站能链接到德国各地现有的青少年网上信息平台,并计划使这种链接扩大到欧洲和世界范围。青少年可以参与该网站的建设.加人网上社区活动。

  与此同时,家庭部和德国主要电视台等媒体单位联合发起了"瞧-瞧,你的孩子在干什么"的行动。这一行动主要针对3岁至13岁孩子的家长,因为在这一年龄段中,家长对孩子上网、看电视等使用媒体的行为影响最大。行动通过媒体呼吁家长主动掌握孩子的上网情况,传递各类网络信息,介绍专家的各种建议,力求帮助儿童正确使用互联网。德国青少年保护机构发行的《儿童的网络--没有风险地冲浪》手册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解答网络安全、网上广告和购物等方面的问题,并推荐适合儿童登录的网站。

  在德国,联邦危害青少年媒体检查处是德国政府内专门负责媒体信息安全的机构。自2003年起,这一检查处开始负责识别和检查所有互联网内容,目前有5400多个媒体已被该检查处列为青少年不宜接触的媒体。 (文/刘向)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