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第20节:第2章:学会爱你…
第19节:第2章:学会爱你…
第18节:第2章:学会爱你…
第16节:第2章:学会爱你…
第15节:第2章:学会爱你…
第14节:第2章:学会爱你…
学会爱你的孩子(1)
爱是一门艺术吗?
世界上有一种爱叫退出
第十章 爱越给越多
  第17节:第2章:学会爱你的孩子(5)           ★★★
第17节:第2章:学会爱你的孩子(5)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理学家网 >> 心理学图书在线阅读 >> 应用心理 >> 正文
作者:汉斯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8 20:14:15
 
你的孩子需要你去鼓励他做得更好。还记得那些曾经鼓励你、相信你的能力的老师、教练和亲朋好友吗?如果你在生命中很幸运地遇到了这样的人,你或许也能感受到那些鼓励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不少家长都不愿意对孩子有足够的信任和承认。糟糕的是,这些孩子们也不会给他们自己恰如其分的评价。

  你当然不必滥用你的赞扬,但同样你也别吝啬你的赞扬。

  你的赞扬越明确,就越有效。不要仅仅说"好极了",你可以说"真是有勇气";不要只是说"真棒",你可以说:"你能这样,真是有创意。"以这种明确的方式,你不仅给你孩子以赞扬的经验,同时你也将"有勇气"、"有创意"之类的赞美之辞加入到他的"自我肖像"中。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指出,对一个孩子品行方面的赞扬恰恰和他本身的努力和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绩相反,那将是一件有潜在危险的事情。当一个孩子并没有感觉自己像你说的那样"棒极了"时,他会认为你误会了他、愚弄了他,因而心神不宁。他没准会故意按与你冠于他的美誉相反的方向行事,以使你端正印象记录。

  告诉你的孩子你喜欢他哪些方面,承认他的哪些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绩。如果他的房间很整洁,你也许不必多提,因为你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应该做的事。不过,大多数孩子的天性是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让他们保持整洁需要花工夫。你要认识到这一点。

  "哦,那是不是说当孩子弄得乱糟糟时我应该视而不见?"你会这么想。如果你的孩子将巧克力冰淇淋弄到了椅子上,蹭得到处都是,或者在早餐时把牛奶罐打翻了,他已经感觉很难堪和难过了,你何必还要使他更难受呢?试着这么说:"拿一块海绵来,我们把它擦干。"

  我能听到你们有些人会反对:"这算不算娇生惯养?毕竟世界很残酷,对孩子的坏习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这么宽容和鼓励他。我想让他同样能取胜,并且很强悍。"能够确保你孩子未来强悍和有弹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培养他的自信心,坚定地告诉他:他是优秀的。

  和孩子更好地交流

  没有什么能取代你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所起的作用。不过你得使之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黄金时间"。你的孩子必须非常喜欢与你在一起,跟你在一起时他对自己感觉良好,并将你看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他可以信任的人。你必须很熟悉什么对你的儿子或女儿是重要的。

  对于年幼点的孩子,要建立友好关系的基础,玩耍比谈心更重要。当你们一起给玩具娃娃穿衣服或踢一场足球时,你表现出的热情以及和他们的亲密是能够使你们更加亲近的。当你的孩子长大一点之后,对话在加强联系方面将更加重要。
  这儿有两种能促进你和你孩子交流的办法,这能使你们的交流更加个人化,更加重要。

  尽管你出于好意,而你的孩子讨厌你的演讲和说教。他们往往心不在焉或是退缩,因为他们要么对此感到非常乏味,要么他们预料将有批评性的评定。年龄小一点的孩子热衷于回答问题,因为他们认为你表示了对他们的兴趣。而大一点的孩子则可能比较谨慎地对待你的探究,因为他们有一种隐私被侵犯的感觉。

  与其试图用问题来展开交流,不如先表露自我。寻找机会跟你的孩子讲你的工作、你的童年、你的朋友和你的感受。要让你的孩子将你更多地看作是一个普通的人而不是一个父亲,恰到好处的自我表露会表明你愿意对他敞开心扉。你也在无形中教育你的孩子怎样谈论更多个人的话题。

  提问有时会产生一种等级关系的感觉,似乎是"我是管你的,我在问你问题"。而自我表露则促发了双向交流的感觉。一方自我表露常常会激发起另外一方的自我表露,通过双方袒露自己观点的方法,会孕育一种亲近、安全之感。

  关于性方面的话题是一个很有效的例子。如果你袒露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就可以更好地鼓励孩子对你坦诚。我当然不是说要把你和你妻子的关系公之于众,可以是你在孩童时代的想象、态度或是交往关系。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 技术支持 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6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    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