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第四个星期二--谈论死亡           ★★★
第四个星期二--谈论死亡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理学家网 >> 心理学图书在线阅读 >> 心理小说 >> 正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19:44:15
 

"我们就从这儿开始吧,"莫里说。"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可没人愿意相信这一事实。"

  这个星期二,莫里完全处于工作的精神状态。讨论的课题是死亡,是我目录上的第一项内容。在我到来之前,莫里在小纸条上已经作了一些笔记,以备遗忘。他颤抖的字体现在除他自己外谁都看不懂。快要到劳工节①了,通过书房的窗口,我可以看见后院里深绿色的树篱,听见孩子们在街上的嬉闹声,这是他们开学前的最后一个星期的假日。


  ①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底特律那边,报业的罢工者正准备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节日游行,向资方显示工会的团结。在飞机上,我读到一则报道:一个女子开枪打死了正在熟睡的丈夫和两个女儿,声称她这么做是为了保护他们不受"坏人"的影响。在加州,O·J·辛普森案子中的律师们正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新闻热点。


  在莫里的书房里,宝贵的生命仍在一天天流逝。此刻我们坐在一起,面前放着一件新增添的设备:一台制氧机。机器不大,只到膝盖的高度,是便携式的。有些晚上,当他呼吸感到困难时,他就把长长的塑料管插进自己的鼻子,像是鼻孔被抽血的器械夹住了一样。我讨厌把莫里和任何器械联系在一起,所以当莫里说话时,我尽量不去看那玩艺。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莫里重复道,"可没人愿意相信。如果我们相信这一事实的话,我们就会作出不同的反应。"


  我们就会用戏谐的态度去对待死亡,我说。


  "是的,但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作好准备。这样做会更有帮助。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活。"


  怎么能够去准备死呢?


  "像佛教徒那样。每天,放一只小鸟在你的肩膀上问,"是今天吗?我准备好了吗?能生而无悔,死而元憾了?""


  他转过头去,似乎肩膀上这会就停着一只小鸟。


  "今天是我的大限吗?"他问。


  莫里接纳了各种各样的宗教思想。他出生在犹太教家庭,上学后变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了一个不可知论者,那是因为孩提时经历了大多的变故。他对佛教和基督教的一些哲学思想也很感兴趣。但他最接近的文化还是犹太教。他在宗教上是个杂家,这就使他更加为学生们所接受。他最后几个月里所说的话语似乎超越了一切宗教的特征。死亡能使人做到这一点。


  "事实是,米奇,"他说,"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我点点头。


  "我还要再说一遍,"他说。"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他笑了。我明白了他的用意。他想知道我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个观点,但他没有直截了当地问,免得使我窘迫。这就是他当老师与众不同的地方。


  你患病前对死亡想得多吗?我问。


  "不,"莫里笑笑。"我和别人一样,我曾经对一个朋友说过,"我将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你所见到的最最健康的老人!""


  你那时多大?


  "六十几岁。"


  你挺乐观的。


  "为什么不?正像我说的,没人真的相信自己会死。"


  可每个人都知道有人在死去,我说。为什么思考死亡这个问题就这么难呢?


  "这是因为,"莫里说,"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梦里。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在体验世界,我们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做着自以为该做的事。"


  去面对死亡就能改变这种状况?


  "哦,是的。拂去外表的尘埃,你便看到了生活的真谛。当你意识到自己快要死去时,你看问题的眼光也就大不一样了。"


  他叹了口气。"学会了死,就学会了活。"


  我注意到他的手抖得很厉害。当他把挂在胸前的眼镜戴上时,眼镜滑落在太阳穴处,仿佛他是在黑暗中替别人戴眼镜。我伸手帮他移正了位置。


  "谢谢,"莫里低声说。当我的手碰触到他的头时,他笑了。人类最细小的接触也能给他带来欢乐。


  "米奇,我能告诉你一些事情吗?"


  当然行,我说。


  "你也许不爱听。"


  为什么?


  "嗯,事实上,如果你真的在听小鸟的说话,如果你能接受随时都会死去的事实--你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耽于抱负了。"


  我挤出了一丝笑容。


  "你为此而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事--你所做的工作--也许就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你也许会让出空间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


  精神上?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 技术支持 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6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    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