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我不知道我是谁 |
关于死亡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18:38:12  |
|
多活一分钟都是痛苦 我看到她哭了,两行泪水从那两个黑洞洞的眼眶里流了出来,我语重心长地对她说: “你上过大学,有过幸福的爱情,还有可爱的儿子,可以说人生的美好你都享受过了。人不可以太贪婪,只要体验过了就足够了”
“是……死也不遗憾了。”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无数个不同的答案,可人往往把自己局限在一种思维定势里,结果把自己困住不能自拔。我们人常常是习惯于接受山穷水尽,却忽略了柳暗花明的存在……”
“是的……司老师,得病以来我从来没有过象现在这样平静的心情……” “如果你早有这样的心情,你的情况都不能这样糟。”
“您说的对,后来我就放弃了……” “我猜想,因为你曾经太顺了,一下子病倒你的精神一下就垮了。你也承认,一得病时你爱人对人对你很好,因为在你的身上看不见希望,后来人家放弃也是可以理解的,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丈夫。同胞姐妹又怎么样?如果能换位思考一下,他们的行为也有值得同情的一面。因为你只感到自己不幸,自己委屈,从来没有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一想……所以对今天这种结果你也有责任。”
“是的,我承认。如果早认识您就好了……” “现在晚吗?”
“什么都失去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了……” “你一定要记住,人活着不单纯为了得到什么,保住什么,而是要对得起给我们灵命的造物主。你想想,这个星球上有那么多种动物,生物和植物,包括微生物。这么多的生命种类,唯有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灵性,有良知的。所以为人一世是多么值得庆幸和宝贵呀!”
“可象我这种人,活着只有痛苦,还有什么必要活下去呢?” “动物没有痛苦,可再不幸的人也不愿意变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动物。有思想,有感情才有资本体味痛苦啊”
突然,她发疯似的: “您别再说了,一切对我都没有意义了!”
我知道她内心的予盾和斗争,就想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来激她,我慢条斯理地说: “死非常容易,方法多的是,不一定非要用药……”
她好半天才说出一句: “用其它的方法太可怕了,我胆子挺小的”
“死都不怕你还怕啥?” 她低着头,半晌不出声。我接着说:
“你好好想一想,你找我仅仅是为了让我帮你买药吗?首先是因为我感动了你,你才有勇气来找我对吧?那我想知道你感动我的什么呢?” “毅力和人格”
“我的毅力体现在那里呢?” “在那么艰难痛苦的情况下,还去帮别人,多了不起呀,我非常佩服您……”
“说的多好,能帮助别人就是了不起,就能赢得别人的尊敬,可你想没想过试试去帮助别人?” 她象触电了一样:
“这怎么可能,我象鬼一样,再说都要死的人了,能去帮谁呀……” “是啊,都要死的人了,何必还要自杀呢?”
“不!对我来说多活一分钟都是痛苦的……” “‘多活一分都是痛苦的’那为什么不争取再多活一分钟?‘一分钟是痛苦的’说不定剩下的另一分钟就是幸福的……”
她瞪着眼着我,显然她没有听懂我的话: “怨,你没有仔细想过,其实什么都有个极限,痛苦也一样,到了极致就会物极必反。这一点我有切身的体会,在我没有轮椅的时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坐在床上,一坐就是几十年,喝一口水,上一次卫生间都要求人,如果赶上人家不耐烦的时候,根本不理你,这时心理特别难受,真是恨不能一下就死了。因为我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都很忙,所以我不怨也不恨。为了不给别人找麻烦,为了尊严少受一点伤害,在没有轮椅的二十几年里,我很少吃饱饭,喝足水。我曾感叹自己是一个被命运判了终生监禁的囚徒。我也曾绝望过,也有过轻生的时候,但我还是活下来了,因为我不忍心用自己的手把自己的生命毁掉。当我懂得品尝痛苦也是一种享受的时候,生命就已经得到了升华和超越,一但有了这种意识上的突破,苦难就变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了思想。一旦把思想凝炼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精神财富,你就再也不会感到孤独和无助了。某一天我终于明白了使人痛苦和不幸的不仅仅是客观的遭遇,而是人生态度的偏差。然而,一个人一旦有了坚定人生信念,懂得去爱别人,再大的痛苦和不幸也不会把他打垮。所以我才出来演讲,目的就是把我的人生感悟告诉更多的人,不然你那里有机会认识我呀,是吗?”
“司老师,您太了不起了” “不,你才是真的了不起”
她们吃惊的: “我?您别……”
“对,就是你。你毕竟曾经是那么健康而优越,毕竟那么幸福过,一下子全失去了,绝症摧残,亲人的离弃,这种反差太大了,说实话,刚才听你讲那些经过,我的心都在颤抖,在疼。你毕竟曾经健康过,优越过,突然间一下健康、亲人、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就等于从高峰跌向谷底,而你能活下来,走向我,和我诉说,你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我和你不一样,我从认识这个世界开始,生命就充满了苦难,我从来就不知道健康和幸福是什么滋味,也就不存在反差和失落,所以说你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司老师,您可别这么说……”
“哎,你要想真死还用来找我吗?死太容易了,随便怎么死都死了。也许你不愿意承认,但我敢断定,你的潜意识里还有一种寻找知音的冲动,起码你相信我能理解你。” “是……”
“渴望理解,就是有求生的欲望。不到山穷水尽谁想死呀,你是母亲,怎么可能不爱自己的孩子?……” 她冷冷地用鼻子哼了一声:“哼,孩子?他早就以为我死了。”
“他现在还小,等他长大懂事了,就不会感觉你可怕了。说实话,当你在我眼前一出现的时候,我也被吓了一跳,可现在,当我了解你的思想和感情后,我不仅不感到你可怕,而且觉得你挺可爱的。” “可爱?您说我可爱?”
“对,可爱,很可爱?” 她不好意思地苦笑了一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张麻木的脸上掠过一丝笑容,尽管这“笑容”有些怪诞,但最让我感动的是她流露出的,只有孩子被大人夸奖了才会有的羞涩。童心是热爱生命的最有力的体现,从这一瞬间便消失的“童心”里,我捕捉到了她内心对生的渴望:
“一个人可不可爱,客观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意识和思想,还有爱心。” “唉,象我这样要死的人了,谁看了都躲得老远,我能去爱谁呢?”
“爱的方式各有不同……我想知道你认识那么多的人,为什么你偏要来找我,而不是去找别人?” “因为我太佩服您了。”
“你佩服我什么?” “您多不容易呀,那么不幸,反而还要去帮别人……”
“说的好,‘那么不幸,反而还要去帮别人’。如果我要是个健全人,那么我所作这一切就没有这份震撼力了。正因为我‘不幸’我‘不容易’所以我所作的这一切才显得尤为可贵,是吗?” “对……”
“没有人愿意自找不幸,但是,一旦不幸落到我们头上,眼前就有两条路,一条是消极厌世,以致于自我毁灭,一条是咬紧牙关去面对。自己得不到幸福,可以帮助别人去获得幸福。一人一旦能放弃自己,活别人的时候,生命一下就超脱了,而这种‘超脱’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脱离物质的精神享受,这是任何金钱都买不来的好感受,也是一种抵御任何苦难的内在动力。一旦具有这种‘内在动力’,再大的痛苦和不幸都不足以把我们打垮……” “您说的真好,如果我要能象您这样,那怕是坐在轮椅上,我也是最幸福的。”
“唉,坐轮椅的人多了,您听谁说自己是幸福的?瘫痪的残酷就在于它把一个生命活活毁掉,只留下一个活活生生的感悟,让你眼睁睁的看到生活的美好,但却一切都不属于你。这种血淋淋的感受,只有终生被困锁在轮椅上的人才会有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第十三章 “给你五十万别说我不行”
下一篇文章: 第十五章 临终前的忏悔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