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前方的路不再孤单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18:22:18  |
|
暗箭射在我的心上
北京青年报,家乡的报纸同时登了北大演讲的盛况。中央电视也闻迅赶来采访……还有一些其它报纸也相续报了这一消息。这时某大报一记者也做了采访,他说了一句话“我对你的精神没有兴趣,对你的行为也有自己的看法,我只对你对苦难和承受力有所观注,因为我身体不好……”我对他采访的目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做为记者他有权写我,但我也有权看看他写的是什么。我们达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了协议,写完拿给我看,经我同意他才能发。我牺牲了两个整天,真诚地配合他们采访。结果要发的前一天晚九点才给我打电话,而且一反常态,坚决不准我看,我亲自去看他也不准。我说如果这样,我不想让他发了,他竟然把电话放下了。这样一来我的心理更没底了,无奈之下我找了正在值班的副总编,反应了这件事,并希望他给把一下关,如果他认为没有不妥的地方,可以发表。他欣然接受了我对他的信任,结果第二天没有登……
北大演讲之后,一连好几所大学要求演讲,为了满足学生们的要求,为了减轻一点经济上的压力,我从清华园搬出来,住在了一个相对偏僻而又冷清的宾馆里。在那里过了一个冷冷清清的元旦。高校的演讲一般都按排在晚上七点,而我要提前几小时出发,在同学们吃饭的时候,我和王克举正在赶往演讲的路上。饿着肚子演讲可不是个好滋味,即分散注意力,又底气不足。演讲结束被前呼后拥的送出门,我要自己打车回来,那一张张笑脸,那一双双不停地挥动着的双手,让我由衷地感动。可没有人知道我们的肚子是空的,身上是冷的……到宾馆里累只剩下怀里早已冷透了的一束鲜花还在那里怒放……王克举推着我在北京的大街上找饭店,因为太偏,因为时间太晚,等着我们的是一家又一家关起的大门…… 就在我要离开北京的前一天,王克举礼貌地给北大团委打个电话,告诉他们我要走了。一位团委的领头接的,他说:“司晶老师,不应该呀,有人给北大团委打电话,说司晶老师说北大学生没有好东西……同学们非常反感,想连合起来去找司晶老师说个明白。被团委做工作劝住了……”并也很激动地讲出了他们对我的这种行为的不满和置疑……
一道难愈合的伤口
我当时气得浑身发抖,面色苍白,整个人一下子就蒙了。当时的第一个冲动就是冲到北大去问个究竟。被我王克举劝住了,他告诉我用不着去证明什么,只要有一点常识的人就会明白,这是不可能的。我从冰雪地的北方,自费来北大演讲,为什么会落得这样一个结果?那个打电话的人是谁?如果他没有目的,他为什么要打这样的电话?在克举的提示下,我猛然想起那个被我“得罪”了的人……。尽管我从小到大,看到了太多的丑恶,经受了太多的磨难,可堂堂正正做事,坦坦荡荡做人是我的本份,更是我坚定不移的原则。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种窝心倒胃,令人憎恶的事情也会落到的我的头上。我对北大的向往,我对北大同学的爱……我的伤心和委屈,我的愤然和失望交织在一起。临走那天早上,天上下着北京有始以来的头一场鹅毛大雪,清晨四点,我就起程开往机场。车上没有一点声音,彼此的心是苍凉的,也是落寞的,这种感觉刻骨铭心。路上几乎没有几辆车,漫天的雪花伴路灯的闪耀,从空中飘下,落在了我的车窗上。雨刷把它们扫下去,新的雪花又在玻璃上着落……我的泪水流了下来,多情的雪花给我了一丝人情味,它是北京唯送我上路的北京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第十一章 为别人活,拥有头上整个天
下一篇文章: 生 命 对 话 录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