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18 19:56:22  |
|
为什么会产生和使用认知行为疗法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在心理治疗方面已产生了某种变革。弗洛伊德和他的追随者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治疗,在20世纪上半叶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对心理治疗理论的构建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精神分析治疗的着眼点是要在童年经历中揭示出个人问题的根源,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治疗过程,且费用昂贵。因此,只有能够担负得起此项费用的人,才能接受这一治疗。一些怀有公共良知的保健人员试图去修正这种治疗方式,如采用短期治疗或小组治疗以缩短疗程,减少费用,但这需要极大的扶持,以致这种努力几乎未有什么效果。此外,尽管一些人的治疗结果表明心理治疗确实对其有帮助,但从事这种治疗实践的人员,对于证实他给病人实施的干预确实有效,几乎毫无兴趣。
作为对心理动力治疗独霸一方而又缺乏疗效证据的回应,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提出了一系列治疗技术,统称为“行为治疗”。这些治疗技术有两个共同的基本特点。首先,它们的治疗目标就是通过处理症状进而去除症状(如焦虑),而不考虑个人经历中深层次的原因。其次,它们是用一些可检验的术语精确阐述的治疗技术,与在实验室从事研究的心理学家所获得的有关学习 机制的理论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的确,从事行为治疗的人员致力 于运用经证明确实有效,或至少可以接受检验的治疗技术。证实 这些技术确实有效的领域主要是对焦虑症的治疗,尤其是一些特 定的恐惧症(如害怕动物或恐高)和广场恐惧症,两者用传统的 心理治疗方法均难以处理。
在初始的热情过后,对行为治疗的不满开始增长。这有几方 面的原因,最重要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即行为治疗不顾人的内在 的思维活动,而这对于了解病人正体验着的苦恼显然十分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当行为治疗技术被证实在治疗抑郁症无效时,则 显示了对其进行大幅度修正的必要。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 初,针对抑郁症发明了一种治疗技术,称作“认知治疗”。这方面 工作的开拓者是美国的精神病学家A.T.贝克教授,他提出了一种 有关抑郁的理论,该理论强调人们抑郁性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他 还提出了一种新的专门治疗技术。毫不夸张地说,贝克的工作改 变了心理治疗的性质,这不仅针对抑郁症的治疗,而且包括对其 他心理障碍的治疗。
[1] [2] [3] 下一页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文章: 第十五章 我的故事
下一篇文章: 前 言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