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第06章 梦的运作
第四章  梦的改装
第三章 梦是愿望的达成
第二章  梦的解析方法
第一章 一九○○年以前
弗氏原序(第一版)
  第五章  梦的材料与来源           ★★★
第五章 梦的材料与来源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理学家网 >> 心理学图书在线阅读 >> 经典名著 >> 正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17:44:54
 


  歇尔奈尔与伏尔克特的理论,其价值在于唤起我们对某些有待解释的梦特征的注意,而促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了更新的发现,其实梦的确有他们所谓的肉体器官的象征现象——譬方说,梦中的水往往代表着想小便的冲动,而男性性器往往以直耸的硬物或木柱作象征……等等。还有由一些充满新鲜视觉,五光十色的梦中影像与其他晦暗不明的梦影比较,使我们也很难驳斥那种“由视觉刺激引起的梦”的说法。同样地,对那些含有声音人语的梦,也无法否认的确是有幻觉形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的存在。一个像歇尔奈尔所说的梦,两排长得活泼可爱的孩子站在一座桥上对峙着,彼此打来打去的,直到最后梦者本身坐到桥上去,由他的下颏找出一根大牙才结束这怪梦。另外,伏尔克特的另一相似的梦,两排抽屉拉出拉入,最后也是以拔牙作结束。由于这两位作者记述出相当多的这类梦的形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所以我们也不能把歇尔奈尔的理论看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一种昧于真理的臆测。因此,我们所必须作的工作便是如何对这种所谓的牙齿梦的假想象征作一不同的解释。

  在我们对梦的肉体来源探讨中,迄今我一直未引述我们由梦的分析所得的论断。现在,由于利用一种以前研究梦的学者们所未曾用过的方法,我们能够证明梦具有精神活动的内在价值,由愿望来充当梦形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的动机,而以前一天的生活经验做梦内容中最明显的资料。而任何其他研究梦的理论,如果忽略了这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以致形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那种把梦看作由肉体刺激引起的无用的、费解的精神反应——都可以不必再多作批评即予否定。不然的话,那就等于说(事实上,这根本不可能的)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梦,一种我们已详尽观察得到的结果的,而另一种却是那些只有早年的学者所研究的。为了消除这份矛盾,我们得尝试在我们梦的理论的范畴内,找出方法来解释那些所谓肉体来源引起的梦。

  在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果,我们发觉梦的工作是基于一种前提,拟使同时感到的所有梦刺激综合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一整体性的产物(见本章开头部分)。我们已知道,如果当天遗留下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印象深刻的心灵感受,那么由这些感受所产生的愿望便会凝聚形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一个梦;同样地,这些具有精神价值的感受又与当天另外一些无甚关系的生活经验(只要这些能使那几个重要的印象间建构出联系来)综合而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梦的资料。因此,梦其实是对睡眠时心灵所感受的一切所作的综合反应。就我们目前已分析的有关梦的资料看来,我们发现它是包含了心灵的剩余产物以及一些记忆的痕迹——这些记忆,虽然其真实性的本质并无法当场验明,但至少我们均充分地感受到其精神上的真实性(由于多半均与最近或孩提时代的资料确有关联)。有了这种观念,我们也较容易能预测得到究竟在睡中加入的新刺激与本来就存在的真实记忆将会合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如何的一种梦。当然,我们须强调的是,这些刺激对梦的形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确实重要,因为它毕竟是一种真实的肉体感受。而借着再与精神所具的其他事实综合,才完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了梦的资料。换一句话说,睡眠中的刺激必须与那些我们所熟悉的日间经验遗留下来的心灵剩余产物结合而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一种“愿望的达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然而,这种结合并非一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不变的,我们已经知道,对梦中所受的物理刺激,可以有好几种不同的行为反应。但一旦这种合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的产物形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以后,我们一定可以在这梦内容内看出各种肉体与精神的来源。

 <<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页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 技术支持 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6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    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