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颚癌进行顽强搏斗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22:10:34  |
|
一九三一年,英国伦敦大学赫胥黎讲座邀请弗洛伊德去讲学。赫胥黎(1825—1895)是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和科学家,弗洛伊德从大学学习时期起就已经很敬仰赫胥黎。自赫胥黎于一八九五年逝世后,伦敦大学每年举办一次“赫胥黎讲座”。一八九八年,德国著名的病理学家和人类学家魏尔啸(1821一1902)曾应邀参加该年度的赫胥黎讲座。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三十三年间,由于英德关系恶化,再也没有一个德国学者应邀参加赫胥黎讲座。这次邀请弗洛伊德讲学,是给予弗洛伊德的荣誉。弗洛伊德本人是愿意去的,但无奈病魔缠身,弗洛伊德只好谢绝。 一九三三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开始疯狂地迫害犹太人,向科学和文明宣战。许多精神分析学家纷纷离开德国和奥地利。弗洛伊德面对迫害狂潮,表现得很镇定。他写信给当时在巴黎的玛丽波拿巴特:“人们担心德国的种族主义狂热会波及到我们这个小小的国家,已经有人劝我逃往瑞士,但那是毫无意义的。我不相信这里有危险。如果他们把我杀了,那也好。这不过是和平凡的死去一样,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很可能这仅仅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一九三三年五月,柏林正式宣布弗洛伊德的书是“禁书”,并焚烧了所有的弗洛伊德的著作。弗洛伊德怒不可遏,他大声疾呼:“这是人做的事吗?在中世纪的话,他们肯定会烧死我;而现在,他们只好满足于烧毁我的书!”弗洛伊德显然还没有估计到如果这些法西斯势力在维也纳得势的话,他们所做的,就不仅仅满足于焚书,而必定是要焚烧弗洛伊德的肉体不可。 一九三四年,当弗洛伊德的学说遭受法西斯势力摧残的时候,在瑞士琉森召开第十三次大会。弗洛伊德在一九三五年写的《自传后记》中说:“第十三届大会于一九三四年在琉森举行,我无法参加大会。这次大会以各会员的共同兴趣为中心,把他们的工作向各个不同的方向推展开去——有些着重于心理学知识之澄清与深入,有些则着重于同医学和精神病学有关的问题。从实用的观点看来,有些精神分析学家着重于在医学领域内的应用,则有些在医学之外,在教育学等领域内开拓新的园地。我们往往会注意到,当一个精神分析学家强调某一方面的精神分析现象或观点时,好象牺牲了其他方面的研究。但是,从整体上看,精神分析学给人的印象是令人满意的——它是一个保持高水平标准的严正的科学工作。” 到一九三三年年底,钟斯是原有的“委员会”中最后一个留在欧洲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员。阿伯拉罕和费伦齐已相继逝世,兰克离开了。查赫到美国波士顿,艾丁根则刚刚前往巴勒斯坦——艾丁根在那里建立了精神分析学会,并一直坚持活动。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对美术、电影及文学创作的影响
下一篇文章: 第十章 第二节 咨询效果的维持和巩固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