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心灵和行为的努力——代序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15:47:46  |
|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大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心理学这门科学发展很快,而且它的分支也越来越多,几乎涉及到人的思维、认识、体验、行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心理学家争鸣的过程中形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了不同的流派,使得心理学领域在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态势中对应用于社会更有意义。如美国心理学家华森在20世纪初期创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外显行为”,要求重视人的学习、动机、社会行为和行为异常等心理现象的研究与应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人本心理学,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一些复杂的经验,如欲望、情感、价值、爱情、嫉妒等属于人性各个方面的问题,因此重视心理咨询和治疗等应用功能。此外,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促进了心理学对人格发展、行为异常和心理治疗等方面的认识与应用,对心理学的新发展颇有意义。20世纪以来心理学的新发展,使得心理学的内涵也逐渐扩大,尤其是心理学与各邻近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使得心理学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积极地参与了解决现实社会提出的各类问题。这就使得当代心理学的外延得以扩大,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以人的心理现象和行动的客观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走下了象牙之塔。 心理学走下象牙之塔的重要标志,就是对人的心理卫生与健康和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重视。1908年美国一个叫比尔斯的精神病人,在他的著作《自觉之心》中介绍了他患精神病时,在精神病院的三年治疗经历和感受,要求社会舆论重视和改善精神病人的生存状况。这本书出版后受到一些心理学家的重视,认为他提出了一个心理卫生的问题。由此,心理卫生就作为维护心理健康,防止心理疾病的基础和手段被社会所重视。特别是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生存在线的人面临着极大的压力,既需要调协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又要为事业的生存和发展而拼搏。这种绷紧弦的生活使得人们的心理失衡,情绪紊乱,再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使得心理疾病发病率越来越多,心理卫生工作对维护心理健康的意义也就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下一篇文章: 一脚别踩两只船——谈恋爱心理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