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十四章第二节 以人为中心的有关理论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5 21:16:30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
|
5.自我概念是了解心理失调的关键 人的自我概念,特别是某些重要的自我概念是理解心理失调状况产生的关键。借助于自我概念,人们有了关于他们自己的知觉和认识。有效的自我概念允许人们真实地感知其经验或体验,不论这种经验是来自有机体内部的,还是来自外部环境。 而无效的自我概念,虽然不能使人正确地感知其经验、体验,却很顽固地固守着其阵地。原因是:首先,与有效的自我概念相似,无效的自我概念也使人感受到了需要的满足,它也是个体适应的源泉。第二,无效的自我概念中包含有许多价值的条件作用,这可能会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人生某一阶段的机能,这些作用一旦被保存下来,还会发展出某些有用的机制。尽管如此,由于价值的条件化产生于个体对积极的评价的需要,它们可能作为“情绪的负担”(emotional bagage)而深深植根于自我概念和其结构之中。第三,价值的条件作用越是深深地植根于自我概念之中,它们就越来越难以改变,这是因为要改造它们,必将产生由于意识到自我概念与经验或体验的不一致而导致的焦虑。第四,价值的条件化对个体来说具有使个体价值感下降的作用,这就使得个体很少能有足够的勇气承认和面对他自身的矛盾之处[4]。虽然把不一致的知觉同化到自我概念之中去的可能性时刻存在,但对于适应程度低的人来说,这种可能性似乎太小了。 (三)自我概念与心理治疗 罗杰斯在《来访者中心治疗》一书中,第一次试图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一个理论模型以解释下述问题: (1)个体根据什么原则行动? (2)什么情况促使精神障碍形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 (3)什么措施可以使精神障碍好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