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第十四章第二节 以人为中心的有关理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5 21:16:30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不过,对于人来说似乎存在着两种动机系统,即其机体的实现倾向和其有意识的自我的实现倾向。随着自我概念(selfconcept)的发展,实现的倾向更多地被用于表达自我概念的实现了,而这种实现的倾向既可能与有机体的实现倾向相似,也可能与之不同[4]。

  罗杰斯的关于实现的倾向的观点受到马斯洛的动机与需要的理论以及自我实现的理论的影响,亦受到安雅尔(Angyal)等人的影响。


(三)对人的其他看法


  罗杰斯认为,人基本上是诚实的、善良的、可以信赖的。这些特性与生俱来,而某些的特性则是由于防御的结果而并非出自本性。而且,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决定,每个人都有着自我实现的倾向。若能有一个适宜的环境的话,一个人将有能力指导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2]。这也是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对人的看法的要点之一。


 


二、有关自我概念的理论

  罗杰斯和其所倡导的以人为中心的理论认为,有必要将自我与自我概念区别开来。在这里自我 (self)用通俗的方式讲,就是一个人真实的自我;而自我概念(self concept)则是一个人对他自己的知觉和认识。自我概念并不总是与一个人自己的体验或机体的真实的自我相同的。因此,理想的实现倾向即自我实现,就是指自我与自我概念完全一致的那种情况了。不过,在自我和自我概念一致的情况下,自我概念又可能向着实现机体的自我更深层需要的目标而努力了。

(一)自我概念的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