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第十三章第三节 实际运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5 21:01:14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找B时要特别注意,要找的是对方对某类事物所持的信念而不是表面的想法。但这不同于心理分析的无意识动机。埃利斯本人曾指出如果一定要以心理分析的模式去套的话,这至多只能说 是前意识领域中的东西。在学习理性情绪疗法课程时,一个学生曾做过这样一个找ABC的练习:

  A.父母吵架


  B.父母无感情


  C.苦闷、抑郁


  在这里,他找的B不是真正的理性情绪疗法中所说的B,而只停留于表面的想法。真正的B可能是一种对他人的绝对化要求的反映,如可能为:是夫妻就应该感情融洽父母就不应该吵架。这才是人们对一类事物总的看法。而上面这个B之所以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B,是因为它仍沿袭了将自己情绪反应C归于外因的想法。照这个B看来,对这个学生来说,他可以说这个问题不是我自己的,而是父母有问题了,是因他们吵了架我才不高兴的。而不是认为自己的信念B决定了自己的反应C的。


  在进行理性情绪疗法的过程中,只有真正找到了对方不合理的信念,辩论时治疗者才可做到有的放矢,否则易出现在外层转圈子而辩论难以深入的现象。而B要一个个地去找,并采用各个击破的原则,不能指望一锤定音,一了百了。当然有些来访者真正领会了ABC理论的精神,自己能够触类旁通,这倒是最好不过的事了。


  2)辩论中的积极提问能促进对方的主动思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