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第九章 第二节 来自咨询者的干扰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21:39:29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8)拒绝与来访者讨论对方认为是很重要的问题。

9)以讽刺的口吻对来访者讲话。


10)与来访者讨论治疗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而这种讨论并非有助于来访者问题的解决。


曾文星、徐静认为治疗者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因长期与来访者接触,谈论情感问题,比较深地介入了来访者的私人生活,产生了比较密切的关系。有许多事情必须避免发生或适当处理,特别是初学者。否则就会对咨询带来干扰[4]。一般来说,咨询者应注意避免下列几种情况的发生:


1)过分关心爱护来访者。


虽然心理治疗的基本关键是支持与辅导,应关心爱护来访者,但有时治疗者往往会过分关心、同情来访者,也特别照顾、爱护来访者,对来访者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一些来访者,如依赖性格者,基本病理在于过分依赖他人,不能独立自主,此时治疗者如仍一味迁就照顾来访者,只会加重且延长其依赖的病理。治疗者应适当地帮助病人能逐渐独立自主,而不是使其一味依赖治疗者。对于患有反社会型人格异常者,其特点是玩弄手段,利用别人来满足自己。假如治疗者一味考虑关心这种来访者,尽量满足其要求,不加以适当的限制,那可算是助长了这种来访者的病理要求了。又如,对于具有癔症倾向或疑病症特点的来访者来说,治疗者一味同情、袒护他,满足他的病态要求,则等于支持、助长其疑病症倾向,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2)失掉中立职业性的治疗关系。


虽然来访者来找治疗者,其原本目的在于运用咨询或治疗的职业性关系(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来帮助他们缓解或去除不适或症状。可是因为来访者与治疗者的长期接触,谈吐私人隐情,难免会与治疗者发生私人关系(personal relationship),特别是移情关系transference),有时会产生强烈的感情,如喜爱、厌恶、嫉妒、气愤等。相反,治疗者有时也难免会对来访者产生许多个人感觉,甚至产生反移情关系counter transference),即治疗者把他自己过去对某重要人物的感觉、态度与关系,转移到来访者身上来,并且加以反应。结果,失掉其中立及治疗的职业性,阻碍了咨询与治疗的进程。所以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功的治疗者,应能保持中立与客观性,与来访者保持治疗的职业化关系,以免陷入过分主观且私人化的纠缠和混乱之中。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