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十章 身心障碍 | |
作者:王登峰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17 12:46:4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三)住院者的心理妒理 研究表明,多数患者在住院期间产生轻度至重度的应激反应和一些行为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患者与亲人分离,不熟悉医院和医疗程序。对此,学者们提出许多心理干预措施,如改变住院程序,让患者和亲人先参观,了解有关信息,亲人陪同患者住院,设立家庭病床等等。这些措施使患者的焦虑和恐惧行为减少。要使医院环境适合患者心身特点,医务人员要和蔼可亲,减少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还要创造条件使重症患者和轻症患者分开,减少相互干扰,帮助家属提高护理技能。家庭病床对一些慢性病患者可能比住院更适宜一些。 五 躯体残疾后的心理问题 残疾是指身心方面有缺陷,即由于生理和心理上遭受有害因素的创伤性剌激,导致躯体器官的缺失或机能瘫痪以及心理上的不可逆转的缺损,部分或全部地失去活动能力,在生活上需要得到他人照顾。残疾分为躯体残疾和心理残疾,这里重点阐述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肢体残疾者的心理问题。 (一)视力残疾 (据沈家英等,1993) 视力残疾的原因有很多,视觉器官的病变是常见原因,如先天性白内障或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变性、角膜病或沙眼、屈光不正和弱视等。家族遗传史、近亲婚配、围产期遭受伤害以及患全身性疾病均可导致视觉问题。后天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眼外伤,应当加强防护。心理与环境因素也是重要原因,如情绪困扰、亲人死亡与离异、学业或事业失败、强烈精神刺激、精神发育迟滞、瘾症等均可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的视力残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