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五章 性行为与性变态
作者:王登峰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17 12:32:07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性身份障碍   

     最常见的性身份障碍是易性癖。易性癖又称性别变换癖,患者从心理上认定自己的性别与解剖生理特征相反,强烈希望借助医学手段改变自己的性器官外形和体态,向异性转化,性爱对象为纯粹的同性恋,易性手术后才能称为异性恋。此癖男多于女,男性患者着女士服装和发型,说话声调和走路姿势模仿女性,使用化学制剂脱须,垫起胸部乳房,参加女性社会活动,喜爱烹调缝纫,性欲较低,仅有少数人结婚,婚后有半数离异;他们纠缠医师,固执要求用手术改变乳腺和外生殖器形状,部分患者自行切除外生殖器,抑郁自杀者不少。女性患者从外部打扮到内部感情、习惯爱好均模仿男性,要求医师作乳房和子宫切除,少数患者进一步要求手术再造男性生殖器。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CCMD2R)提出的易性癖诊断标准是:
        1.
符合性变态的诊断标准
;
        2.
对自身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表示厌恶,要求变换为异性的解剖生理特征(如使用手术和异性激素
);
        3.
此种欲望至少已存在两年以上
;
        4.
排除其他精神疾病、内分泌异常和生殖器官解剖生理畸变。

下述是易性癖实例(邓国柱等,1989):
       
某男,41,已婚;自幼就想变为女性,多接触女同学,能歌善舞,饰演女角,进入初中后爱慕一男性教师,一见钟情,朝思暮想:初中阶段愿与男生接触,有性冲动;16岁进入中专,与另一男性同床共枕,结业分别时痛哭流涕,吃不香,睡不好;工作后任小学教师,与同校另一男教师相好,形影不离,唯恐旁人议论阴阳人",行为有所收敛;转与女性接近,25岁被同校一女教师钟情,婚后感情不和,时常争吵,仍眷念先前那位男教师,寻找借口接近他,受到学校领导斥责,一度企图自杀;27岁时伪造证明,自称是某剧团旦角,因嗓音粗糙,影响艺术效果,四处求医,手术摘除宰丸并人造阴道,与妻离婚,以终身献身艺术;后与一男性结婚,因怀疑丈夫外遇和焦虑住进精神病院,经检查,阴道为一盲管,自称因生殖器畸形作过手术,与男性结婚两次,离婚一次,在室外常晒月经带,自购雌激素注射,自称曾小产六个月胎儿,企图以假乱真。

       
对易性癖患者可采取异性激素治疗和外部性器官改形手术,但长期用药会有副反应,改形手术多元实际效果。在我国施行这类治疗要考虑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影响,心理治疗略有益处,患者中年之后症状会稍有缓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