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第一章 灰色的童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16:23:51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伤人远比被伤自己更痛苦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个性越来越强,姑姥自然对我的“管教”力度也越来越大,不准我大声笑,说女孩大声笑太张狂,不准梳小辫。尤其不能违背她的意志去思想,去行为。为了能呼吸畅通,我愿住在邻居家。这家的男人长年累月不回家,家里非常困难。冬天特别冷,有一天晚上,睡到半夜我拉不动被子,打灯一看,脚下的被子冻在墙上了。尽管如此,也比一举一动都看她的脸色行事要轻松得多。

平心而论,居家过日子,精打细算这一点,周围人谁也不能和姑姥比。没事儿就盘腿坐在炕上掰手指算,她一分钱不会白花,甚至能把一分当两分花。由于年轻时候遭粮食饥荒的摧残,致使她对粮食惜如珍金。一袋又一袋地攒米和面。青菜下来的时候,她让你定量吃饭,以白菜土豆充饥。她最怕家里来吃闲饭的客人,我更怕。因为一来这样的客人,她就让我必须在饭前把人赶走,否则我就不能吃饭。记得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来个亲属是个小伙子,家里很穷,进屋主动找活干,其实他是想吃顿饭再走。姑姥却冷言冷语,旁敲侧击地把他赶走了,小伙子抱着破包,眼含着泪走出屋去。那一瞬间的样子,让我终生难忘。我趴在窗台上望着他迈着沉重的脚步,渐渐远去的背影,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那天的饭我怎么也吃不下去,总象有个东西卡在胸口闷得难受。这一切都被姑姥看在眼里,也许是这种“反差”使她感到了内心的难堪,她生气地一把夺下我的饭碗:“你这是贱得哪一份?他把饭吃了你吃啥?以后来人你往出撵,撵不走你别吃饭。”从此,一场新的“精神灾难”落在了我的头上。天性的善良,使我无论如何不能去伤害无辜。否则,给自己造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的伤害更重。所以我宁愿选择“挨饿”。仅仅是“挨饿”还好忍受,难受的是这里面有一种被屈辱的精神折磨。后来我想姑姥对我的这种“惩罚”的目的,是想强加给我一种她的为人和意识,以此来寻找一种心理平衡。她精明得很,我的聪明告诉她,假如我能被驯服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一个相当得力的“帮手”,有好多事情孩子能起到大人起不到的作用。她从把我抱来开始,就没放弃过对我的“塑造”,真可谓用心良苦,绞尽脑汁了。以致于对我进行惩罚性“改造”,我偏偏是“朽木不可雕”,使她常常气恼地发出这样的感叹:“老天有眼幸亏她不能走,否则还能有谁的了,她能上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