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女性 - 女性心理
    发表日期:2013年5月24日 编辑:shphao 有1908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为什么“为女弱,为母强”

不论是女人先天的生理影响,还是后天对女性社会角色的规定,女人总是那个柔弱的、习惯依赖的,需要被保护的对象。然而,地震中、火灾中、车祸中,人们经常会发现一个又一个顽强的女人。

    她们的顽强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她们可以承受千斤重量,只为给孩子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她们可以忍受烧伤的灼痛,只为用自己的肉躯给孩子更多保护;她们可以在危难时刻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和忍耐性,只为将孩子托举得更高,不让孩子被伤害,让孩子能够及时得到救助。这就是母亲,她们是伟大、天私、无畏的化身,而不是往日里那个需要保护的弱女子。

    俗语有“为女弱,为母强”的说法。是的,一个女人一旦扮演了母亲的角色,她所有的爱和力量都可以为孩子而爆发。

    小如已经结婚三年了,然而从独生女到为人妻,习惯依赖的小如似乎并没有多少改变。对丈夫非常依赖,大到工作难题,小到每天做什么、出门穿什么。每当丈夫出差,小如便跟丢了魂似的,不合合理安排生活,做什么都没有精神。她自己也承认,如果丈夫不在身边,她的心便像被掏心了似的。

其实,小如已经有了一种依赖症,从小依赖父母,婚后依赖丈夫。其实:小如的依赖是可以找到原因的。一是在传统角色定位的影响下,小如自然会将自己看成是个弱者,凡事都在等别人替她解决。二是长期的家庭娇惯。作为独生子女,小如的父母一直帮小如打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独立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才会习惯依赖。三是小如的社交圈子相对狭窄。结婚后,小如除了公司,剩下的时间基本就呆在家里。社交圈子窄,人的心理交际也就少。心理学家指出,这种情况下,人更容易将自己的注意力和喜怒哀乐集中到一个人或少数人身上。小如的丈夫便成了她的精神寄托。一旦暂时没有这种寄托,那么自然就会感到慌乱失措、精神涣散。这些因素导致7小如的依赖症,也影响7她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心理健康。

    女人的依赖表现得十分强烈,依赖范围之大可以包括手机、某一物品等。她们总在将自己定义为那个需要被保护的弱者的时候,在其他方面找到自我肯定和安慰。例如,她们可以在偶像剧中找到自己渴望的白马王子和浪漫爱情,在手机短信中拨到自己的朋友国,在抱抱熊身上找到自己幻想的温暖。

    只要不做母亲,女人总会将自己定义为最需要被保护的角色用去担心其他的事,只要找到依赖即可。

    母爱是世间最伟人的力星。孩子成就了一个女人,也使女人的生命得以完美。因为有了孩子,女人的一生不再有遗憾。孩子是女人小头最柔软的地方,孩子是女人生命和爱的延续。也因此,为了孩子,女人可以豁出一切。

    相信许多女人小时候在学校受了委屈,回家定会告诉母亲。也会告诉父亲,只是因为父亲对此很不屑一顾,并不认为那是大男人的事情。而母亲则不同,对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丝一毫都倍加敏感。因此,当向母亲告状时,母亲总会有积极的反应,先是把孩子从头看到脚,确保没有受到伤害后,细细问清原委。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是女人的一种心理本能,这种本能让女人变得强大、伟大。这也是为什么在与学校或其他家长交涉时,出面的总是母亲的原因所在。

    在母亲这个词语的背后隐藏的是最伟大、无私的爱,隐藏的是一种最无畏的勇敢、最强大的力量。还记得,当母亲在远处看见自己的孩子从护栏摔下来时,以足以打破奥运会世界记录的速度奔到楼下将孩子稳稳接住。虽然母亲因此骨折,但与孩子的安全比起来,骨折在母亲的心中又算得了什么。事后人们再让母亲试看跑出这个速度,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了。道理很简单,对孩子的爱激发出了母亲的潜能。

    已经不想用任何词句来表达对母亲和母爱的赞扬了。因为,任何辞藻在母爱面前都显得苍白而无力。

    为女、为母是女人生台中必须经历的两个阶段,不同纳角色有着不同的心理。因此,一个柔弱,一个坚强;一个可以依赖成性,一个可以无所畏惧。但无论哪种表现,女人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也是这世界上层纯洁的所在。

女人易患依赖症决定于女人的自身气质。与男人的任务主导型思维相比,女人更多的是关系主导型思维。在其影响下,女人对自我肯定的需求更加强烈,一旦这种需要不能满足便会失落,并产生挫败感。这时.女人便会从特定的人或事物身上寻找安全感,从而产生依赖心理。女人可以依赖,但要避免依赖症的产生,一方面可以培养更多的兴趣,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认识新的朋友,转移注意力;另一方面,还要锻炼自己承受挫折,忍受孤独的能力。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