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家 - 中国心理学家 - 当今学者
    发表日期:2006年6月4日 编辑:cnpsy 有3216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孙弘进-西南师范大学
孙弘进教授

023-68253939

sunh@swnu.edu.cn

简历

北京大学生物系学士和硕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心理系硕士, 加拿大女王大学心理系博士. 孙教授长期从事感知和认知方面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大脑对运动和空间信息的处理机制。研究方法综合了神经生物学,心理学和信息科学的最新技术手段(包括神经电生理学方法,虚拟现实技术和行为学研究方法,神经网络和计算模型)。

已发表学术期刊论文和学术专著章节十余篇(包括以第一作者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的论文)。研究领域涉及心理学、神经生理学、计算机科学。曾独立获得加拿大政府六项研究基金(合计四十五万加元),另获一项合作基金(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共一佰万元)。多次应邀评审同行的科研基金申请(包括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和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和审阅同行的学术期刊投稿。

课题简介

孙教授研究工作的长期目标是更好的理解大脑是怎样加工视觉运动信息、怎样整合多种感觉信息以及怎样运用感官信息来控制运动。这项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是(1)各种感觉信息的相对权重(2)人脑在整合各种不同的信息(不同的视觉信号,或视觉和非视觉信号等等)时的算法和基本规则。我们的近期目标是:(1)在各种运动任务中,通过有选择性地、动态地、实时地操纵不同的视觉信息,定量评价各种视觉信息对控制运动的作用大小。(2)通过选择性的操纵不同的感官信息(即感觉冲突范式),研究自身运动产生的视觉信息和本体感觉信息在估计运动的距离和速度时是怎样整合的。我们将把研究重点放在这种整合的动态过程和整合的最优化问题上。除了实验研究,我们还要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模型的研究,试图通过神经网络等方法研究大脑信息整合的算法和一般规则。

这些研究应用了国际上近年发展起来的虚拟现实技术。该技术不仅使我们能模拟人在真实环境中的行为(包括肢体运动),还能使实验者创造在真实世界中难以实现的实验条件。除了利用这项技术作为研究手段,还可对人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和知觉机制的研究提供各种应用前景,比如人机界面设计、计算机游戏、飞行和驾驶模拟器和遥控机器人等等。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