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家 - 中国心理学家 - 当今学者
    发表日期:2006年6月3日 编辑:cnpsy 有4514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张日昇-河北大学


[姓名]:张日昇

[性别]:男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研究所)

[通讯地址]:河北保定,071002 河北大学教育心理研究所

[电话/传真]:0312--507-9616

[电子邮件]: R.Zhang@mail.hbu.edu.cn

[最终学历]:

1991.9~1994.7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导师:林崇德教授(附文:我的根在中国,林老師是育我的土壤)

[学位]:

1994.7 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1983.8~1986.11 西藏大学教育心理教研室助教

1986.12~1987.9 西藏大学教育心理教研室讲师

1988.4~1994.3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育学部客员研究员

1992.9~2000.11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副教授

1997.3~现在日本湘南工科大学综合文化教育中心特聘讲师(非常勤)

1997.9~现在河北大学教育系教授、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

1998.1~1999.12 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访问学者

2000.1~2002.3 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特聘讲师(非常勤)

2000.12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

2002.4~现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客员教授( 临床健康心理学研究所 )

2002.中国心理学会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2002.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3.10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

学校心理咨询与评价

[学术兼职与所属学会]

西藏自治区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理学会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会理事

日本心理学会会员·认定心理士(登录号第1829号)

日本心理学会第二部门(发展,教育)议员(2003年-2005年)

日本发展心理学会会员

日本健康心理学会会员·国际委员

[学术论文](近期代表作):

1.《中日青年充实感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1995。

2.《一岁半到二岁半幼儿交涉行为与交换性行为的形成--中日幼儿所有行为的结构及其发展研究之一》心理科学,第20卷,第4期,1997年。(与山本登志哉共著)

4 《箱庭疗法》心理科学,第21卷第6期,1998 单著

5 《中国の幼児教育·保育 ' 98その1》元気第47号,1998。第二作者

6 《中国の幼児教育·保育 '98その2》元気第48号,1998。第二作者

7 《中国の幼児教育·保育 '98その3》元気第49号,1998。第二作者

8 《中日幼儿"所有"关系的比较研究》心理学报,第31卷第2期,1999。第二作者

9 《在澳大利亚一所重度语言障碍学校进行的箱庭疗法的尝试》心理科学,第22卷第4期总120期, 1999 第一作者

10 《中国における心の教育》心理学者が語る心の教育日本実務教育出版,1999。第一作者

11 《自我同一性与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同一性地位的构成及其自我测定》心理科学,第23卷,第4期,2000 单著

12 《“情结”及其泛化》齐鲁学刊,总第157期,2000 第一作者

13 心理咨询结束阶段的若干问题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3期第二作者

14 《健康観の認知構造に関する因子分析的研究》湘南工科大学紀要,2000 第二作者

15 《学前儿童用“人为不介入原理”区分生物、非生物能力的发展》心理科学第24巻第3期总第131期 2001.5 第二作者

16 《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与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河北大学学报第26巻第1期总第103期 2001 单著

17 《分析疗法与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比较研究》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第一作者

18 《谁适合做心理治疗师?——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人员资格的讨论(II)》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3期第一作者

19 《4-10岁儿童对结果与意图信息整合能力的研究》心理科学,25卷,第3期,2002 第一作者

20 友人関係の発展、維持における中日文化比較(1) 日本心理学会第66届大会論文集,2002年9月 第一作者

21 中国における箱庭療法の現状と箱庭導入の試み 岡田康伸編集《箱庭療法の本質と周辺、現在のエスプリ》,至文堂,2002.第一作者

22 《箱庭疗法的研究进展》心理科学,26卷,第2期,2003 第一作者

23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与人格理论》社会科学论坛,2003,5 第二作者

24 《国外关于教师期望与差别行为的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一作者

25 《荣格的个性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2期第二作者

26 《青少年应激及其应对研究综述》心理发展与教育,19卷,第 2期,2003 第二作者

27 《祖孙关系及其功能研究综述》心理科学, 26卷,第 3期,2003 第二作者

28《箱庭疗法的研究进展》心理科学 2003年02期第一作者

29《大学生孤独人群箱庭作品特征研究》心理科学 2003年06期第一作者

30《箱庭在心理咨询实践和实证研究中的应用》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20),1, 83-86 第二作者

31《大学生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关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20),3,56-61 第一作者

32《对儿童侵犯行为的干预研究述要》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4(6),1,61-63 第二作者

33《关于健康观认知构造的中日比较研究》心理科学 Vol.28 No.1,2005 45-48 第一作者

[学术著作]:

《青年心理学--中日青年心理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997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第9章,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咨询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获奖情况]:

《青年心理学--中日青年心理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997)获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中日青年自我意识及其发展的比较研究》(横滨国立大学教育纪要,第30集,1990)获日本科学协会"科学研究奖励"。

《中日青年心理适应的比较研究》(家庭教育研究纪要,1994)获日本小平协会"家庭教育奖励"。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第9章(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获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咨询心理学》荣获人民教育出版社颁发的第五届国家图书奖(2002.5)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