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家专栏 - 谢威士专栏 - 心理测量
    发表日期:2009年3月1日 出处:原创 作者:谢威士 编辑:njxws 有2307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本人结题项目

2006年合肥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关系》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问题提出

通过先前的文献搜索发现,当前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大学生主观生命质量是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要目标。同时也发现,大学生生命质量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世界卫生组织(WTO)生命质量研究组对生命质量的定义是: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愿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命状况的体验。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零散。而且针对以社会支持为自变量来进行生命质量的研究就更少了。本研究就是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讨论如何在有限社会支持源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质量,能否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途径有效提高大学生主观生命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和生命质量状况,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是否是大学生生命质量的一个预测指标,以此发现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质量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和理论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了解省内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现状,建构大学生生命质量观结构,研究大学生生命质量观特征及其与社会支持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目标如下:

1、对人口学因素(性别、年级、专业、独生与否、城乡来源等)与大学生生命质量观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

2、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总结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支持呈现的不同特点;不同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社会支持是否有不同倾向以及大学社会支持存在城乡和专业差异。

3、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总结不同年级大学生生命质量观呈现的不同特点;不同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生命质量观是否有不同倾向以及大学生生命质量观存在城乡和专业差异。

4、通过统计分析论证社会支持是生命质量的一个预测指标,社会支持各维度与生命质量各维度存在相关性。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社会支持作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有可能是影响大学生生命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探讨高校大学生的生命质量的现状 。

2、分析高校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现状。

3、对高校大学生的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4、探讨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影响。

五、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从社会支持的角度探讨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创新性的研究视角;为提高大学生生命质量提供参考。

1、对高校大学生的生命质量的现状进行探索,发现其规律性;

2、对高校大学生的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运用统计学知识进行量化研究;

3、研究大学生生命质量观特征及其与社会支持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等等;

4、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在完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改善大学生生命质量方面的可行方式和措施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被试的选取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几所高校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在主试的统一指导下进行测试,现场匿名独立填写,当场收回。获得有效问卷384份,有效率为96%。平均年龄为20.57±1.32岁。

2、工具

2.1 社会支持问卷  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该量表有10个条目,每个条目由低到高分为4个等级,包括客观支持( 3条)、主观支持( 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三个维度。

2.2 生命质量问卷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量表包括26个条目,分析指标为量表四个领域的得分,它们是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问卷测试题的分值分为5个等级;按照从对健康有利的程度或满意程度,由低到高分别计“1~5”分。并填写自我评估百分制得分,整个问卷共45小题。

3、方法

将有效问卷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社会科学统计程序)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进行数据处理。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资料搜集:从图书馆,期刊数据库搜索相关前人研究成果。

2、问卷修订:对现有问卷进行修订,以符合大学生被试使用。

3、预测:小样本量施测,以期考查正式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4、讨论:课题组讨论问卷修订后的信度和效度以及对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

5、问卷集体施测: 一批被试由主试主持,统一地点、统一时间段、统一施测指导语

6、数据录入:培训一批数据录入人员,统一格式录入

7、数据统计分析: 剔除无效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

8、形成研究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2006年11月——2007年1月:资料搜集整理。

2007年2月——2007年5月:对现有《大学生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简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修订;专家指导,课题组成员讨论。

2007年6月——2007年9月:预测和讨论,选取我院06初等教育一个班为被试进行测试;后进行数据处理,课题组成员对测试结果进行讨论。

2007年 10月——2007年12月:正式集体施测,选取安徽省三所高校(合肥师范学院、安庆师范学院和安徽建筑工程学院)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008年1月——2008年3月:数据录入及初步处理,将测量的数据录入计算机,并对一些数据进行初步处理。

2008年4月——2008年7月:数据统计;分别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对数据统计分析。

2008年7月——2008年10月:形成研究报告和论文,对数据统计结果进一步分析,形成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发表工作同期进行。

2008年11月:总结,主要工作是总结评价、反馈修改。期间完成学术论文3篇。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

     研究报告和论文三篇

1、安徽省大学生生命质量调查研究

2、安徽部分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

3、社会支持状况和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关系

十、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及提供社会支持与师范和非师范大学生生命质量有没有相关性,人口学变量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2、研究结构发现,自尊有可能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的中间变量。以后的研究加入自尊变量,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测自尊对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中介效应。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谢威士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