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点话题 - 焦虑症
    发表日期:2007年7月29日 编辑:anyihao 有3411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焦虑症的特点与治疗
在心理咨询门诊的来访者中,占首位约21%的来来访者为焦虑症患者,如把因其他原因则一时焦虑的人加在一起。具有焦虑的人更多。焦虑已是当今文明社会的一公害,预计随着社会的变化、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人们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焦虑。老人是最易出现焦虑的人群。

  焦虑本来是人类、甚至高等动物中都具有的情绪反应。所以心理学家说:“只要有记忆就会有焦虑。”适当的焦虑,对个体的生存保持警觉性,激发人的积极性;对促进个人和社会的进步都有好处。但焦虑过度,则有害于心身健康,引起人们的痛苦。

  焦虑不仅可以引起心理上的变化,也可引起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焦虑时,心烦意乱、坐立不安,搓手顿足、心绪不宁、甚至有灾难临头之感。工作学习时不能集中注意、杂念万千,做事犹豫不决。焦虑会影响睡眠、引起失眠、多梦、或恶梦频繁。白天头昏脑胀,感觉过敏,怕噪音,强光及冷热,容易激动,常作出不理智的激情发作。生理方面,出现唇焦舌燥、口渴、多汗、心悸、血压升高、发热感,大小便次数增多,老有便间。严重时,有三种焦虑发作形式:1、濒死感:发作时胸闷,气不够用,心中难受,有快断气之恐惧,有人会在急诊室大呼:“医生示例,快拿氧气来!”但决不会因此死人。2、惊恐发作:莫明其妙地出现恐惧感,如怕黑暗、怕带毛的动物、怕锋利的刀剪、怕床下有小偷……甚至素来胆大的人也会有恐惧,但指不出害怕的对象。3、精神崩溃感:此时心乱如麻,六神无主,有精神失控感,担心自己会“疯”而恐惧焦虑,但这决不会是精神病发作。以上三种发作形式均短暂,只历时数小时,焦虑缓解后,一切如常、风平浪静。

  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可以引起诸多疾病,如焦虑性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糖尿病、神经性皮炎等心身疾病。急性焦虑发作时,往往易引起脑血管意外或心肌醒塞而死亡,故应对焦虑及时处理治疗。

  人们为什么面临如此众多的焦虑,我们必须从自然界、社会、人的心理及认识活动,以及人格特征来分析,这些因素可以概括为:1、在工作、生活健康方面均追求完美化。稍不如意,就十分遗憾,心烦意乱,长吁短叹,老担心出问题,惶惶不可终日。须知,世间只有相对完美,决无绝对完美,世界及个体就是在不断纠正不足,追求真善美中前进。应该“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决不作追名逐利的奴隶,为自己设置精神枷锁太我多,过得太累,把生命之弦拉得太紧。2、没有迎接人生苦难的思想准备,总希望一帆风顺平安一世。其实不然,正如宇宙的自然规律一样,人生自始至终,都充满了矛盾,绝无世外桃源。人一降临人间,就会面临生老病死苦的磨难。没有迎接苦难思想准备的人,当一遇矛盾,就会惊惶失措,怨天尤人,大有活不下去之感。君不见“吃长时期地中苦,才能甜上甜”。“看破红尘”的出世超人。这些人都是深知矛盾和善于适应困境的人。3、意外的天灾人祸;会引起紧张、焦虑、随着人落感,或绝望感、甚至认为一切都完了,等待破产、毁灭或死亡。假如碰到意外不幸时,建议你正视现实,不低头,不信邪,昂起头,挣扎着前进,灾难是会有尽头的,忍耐下去,一定会走出暂时的困境。有时往往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是花明又一村”,出现“绝处逢生”的局面。有时乍看起来是件祸事,他且说不定又是一件好事。人生就是这样包含着“祸兮福的依,福兮祸 所伏”,好与坏,幸福与不幸的辩证关系。4、神经质人格:这类人的心理素质不佳,对任何刺激均敏感,一触即发,对刺激做出不相应的过强反应。承受挫折的能力太低,自我防卸本能过强。甚至无病呻吟,杞人忧天,他们眼中的世界,无处不是陷井,无处不充满危险。整日提心吊胆,脸红筋胀、疑神疑鬼,如此心态,怎么不焦虑。

  焦虑的解除办法简介如下:

  1、矫正对人生的认识,懂得对付挫折的心理应付方式:如忍耐、转移、补偿、或华、幽默等。

  2、松驰疗法:于静处坐着 、站着、或平卧、拼除杂念、缓慢呼吸、由身体近端开始,然后逐步进行到远端四肢,如先皱额肌,然后放松额肌,先闭眼,然后睁眼。依次口、颈、肩、上肢、腕、手……先收缩、后放松。待全身肌肉松驰后,可导致宁静、缓解焦虑,放松是对抗焦虑最效的疗法。

  3、冥想:于宁静处坐或站,闭眼、肌肉和意念放松,集中想象力于一束鲜花,一处自然美景、或回忆愉快的往事。渐导致心旷神怡焦虑消除。

  4、气功,太极拳,瑜珈功,皆可在练功过程中入静,也可以消除焦虑。

  5、调息,闭眼静坐,缓慢深吸气,深吐气,约15-20分钟,可以兴奋迷走神经功能活动,导致生理和心理的宁静。

  6、药物,常用的对抗焦虑的药物是各类定安,在医师指导下用药,是安全有效的。常用的此类药有安定、舒乐安定、硝基安定、利眠灵、罗拉等。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