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考研 - 心理综合考点
    发表日期:2007年7月28日 编辑:anyihao 有5310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研重难点解析(五)

发展心理学

一、历史与理论

1、历史
 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的重要性是什么?
 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谁?对于儿童心理学的产生起怎样的作用?
 发展心理学中国化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2、代表人物与理论(皮亚杰、维果斯基)
 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有何影响和局限?
 维果斯基怎样从文化-历史发展的观点说明个体的心理发展的?
 什么是“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对理解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有何启发?
 试比较皮亚杰与维果斯基观点的异同。

3、代表人物与理论(弗洛伊德、埃里克森、荣格?)
 什么是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
 试比较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与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理论的异同。
 试述精神分析学派对发展心理学的贡献和局限性。

4、发展基本问题
 什么是毕生发展观?它从哪些角度拓展了对发展的理解?
 什么是年龄特征?心理发展所研究的年龄特征应该包括哪些问题?
 对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的认识涉及哪些问题?有哪些争论?你的看法如何?
 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分析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

5、研究类型
 举例说明横断研究的思路及其优缺点。
 举例说明纵向研究的思路及其优缺点。
 聚合交叉设计吸取了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的哪些优点?还存在什么问题?
 相关研究设计跟实验研究设计有什么不同?对相关研究设计的结果应该如何解释?

6、研究方法(质与量、双生子研究)
 试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列一个简明的提纲,简述各种方法的含义、实施要点、优点以及局限性。
 如果想探讨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应考虑用什么研究方法?
 如何看待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
 从《心理发展与教育》上选取一篇心理发展的研究报告,从研究方法的角度评价该研究报告。

三、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

7、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观看教学片:基因的秘密、人体的奥秘、大脑演化)

8、胎儿发育与神经系统形成
 胎儿的发育经过了哪些重要的时期?请简单说明每一阶段的重要发展。
 母亲对胎儿发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心理发展?
 试述新生儿反射对新生儿发展的作用。
 什么样的人需要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这些对优生优育有何重要作用?
 由于对优生优育的重视,胎教是人们的热门话题。试依据产前期胎儿的发展过程、特点和影响其发展的环境因素,构思胎教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四、婴儿期

9、动作发展
 婴儿的抓握技能是如何发展的?它对婴儿的认知发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有关婴儿动作发展的理论假说有哪些?
 婴儿动作发展对其心理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10、感知运动智慧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婴儿感知运动智力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子阶段?每一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皮亚杰认为智力起源于感觉运动,他的依据是什么?这一理论主张近年来受到什么挑战?
 阐述研究方法对研究婴儿认知发生与发展的重要性。
 婴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1、语言发展
 试述各种言语获得理论,并谈谈你的见解。
 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社会互动可能以什么方式帮助语言的习得?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与教育有何想法?

12、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婴儿气质的研究如何开展?主要的气质类型有哪些?
 气质特征如何影响儿童与别人的交往?
 描述婴儿依恋的形成过程及类型。
 谈一谈照料者与婴儿特征对依恋形成的主要影响。
 试用成人依恋量表分析自己或他人的依恋类型。

13、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出生后头两年儿童情绪发展有哪些重要特点?按时间顺序列表说明。
 简述儿童早期同伴交往发展的特点。
 试述婴儿期自我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其教育意义。

五、幼儿期

14、游戏的发展(幼儿园实地观察)
 为什么幼儿都喜欢玩游戏?
 关于儿童游戏的理论有哪些?你的看法如何?
 从游戏类型与发展的角度说明幼儿游戏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现在不少家长都特别重视早期教育,结果每到双休日都安排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孩子很少有自由活动和游戏的时间,你赞许这样的教育方式吗?

15、语言发展

 幼儿期语言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什么说幼儿期是掌握全民族口头语言的最佳时期?
 我国幼儿的语言习得过程表现出哪些全人类语言习得的普遍特点?

16、认知发展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批评皮亚杰低估了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他们问道,既然幼儿已具备了更高阶段的能力,阶段还存在吗?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为什么?
 举例说明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据《中国教育报》2005年3月31日第1版报道,近来天津很多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望子成龙的要求,不得不提前教孩子小学课程,把幼儿园办成小学的“模拟课堂”。对这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你有何看法?

17、心理理论
 什么叫儿童“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的代表性研究有哪些?
 心理理论领域的研究现状如何?

18、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幼儿自我意识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发展过程如何?
 为什么有些初入幼儿园的孩子往往出现入园不适应的现象?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入园焦虑?
 试在幼儿园中重点访谈3-4名不同年龄的幼儿,记录他们对自我的描述,分析他们自我概念的特点。
 简述幼儿性别认同的发展。
 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六、童年期(小学)

19、学习与认知发展(小学参观)
 小学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什么叫做具体运算?与前运算相比,具体运算有什么新的特点?试以守恒为例加以说明。
 试结合具体运算的新近研究进展,对皮亚杰的具体运算阶段理论做出评价。
 什么叫元认知?为什么说小学生逐渐发展了有关元认知的心理理论?
 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20、社会性发展
 通过追溯与访谈,谈谈影响小学生自我意识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小学儿童社会交往的特点是什么?
 阐述皮亚杰与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观点。
 简述角色采择技能各阶段的特点。如何促进儿童这一重要能力的发展?
 有人认为现在许多小学男生缺乏“阳刚之气”,原因是男教师太少,缺少男性的模仿对象。你赞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七、青少年期

21、生理发育(中学校长报告)

22、性教育
 青少年时期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西方文化社会中,有人把青少年看作是“性饥渴”的群体,并认为青春期的性成熟是青少年行为问题何对成年人“反叛”的原因。你对此观点有何看法?
 请回忆一下自己的中学时代。当你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你感到快乐吗?你有过成长的烦恼吗?你是如何处理这些烦恼的?

23、认知发展与学习
 青少年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为什么说形式运算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与具体运算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
 皮亚杰是如何证明形式运算阶段青少年的思维特征的?

24、自我发展
 什么叫“认同”?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何意义?
 如何帮助青少年达到成熟的自我认同?
 课外调查:大学生自我发展特点。

25、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简述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通常人们说青少年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如何理解这一现象?
 青少年的亲子关系有什么新的特点?为什么青少年容易出现亲子冲突?
 青少年的友谊有什么新特点?

26、青少年问题行为(工读学校参观)
 抑郁号称“心理流感”,你和你周围的同学曾感染过吗?其症状如何?如何防治?
 为什么青少年是自杀的高发人群?引起自杀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止?
 据北京青年报2005年4月26日报道,前中国每年的刑事犯罪案件约几百万起,其中50%左右是青少年犯罪。总体上讲,中国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针对此情况,请你分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预防。

八、成年期

27、发展任务

28、成人发展的理论
 成年初期的发展任务有哪些方面?
 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有哪些方面?
 成年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有哪些?
 试述成年中期与青少年的智力操作方式的差异;简述成年中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九、老年期

29、认知老化(电影 金色池塘)

30、情绪发展

31、社会性发展

32、死亡
 老年期认知能力退化的表现如何?
 老年期的情绪,情感发展特点如何 ?
 简述长寿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就老年心理变化的某一内容对老年人进行调查与访谈。

 


三、教育心理学的的产生
J.Dewey:教育进步运动(儿童中心;做中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在环境中发生作用的整个有机体)
E.L.Thorndike:教育科学运动(动物的智慧,1898;教育心理学;1903/1913-1914;学科心理学与学科测验)
四、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理论-教育/实践
蜜月期(00′-20′)机能主义:J.Deway,E.L.Thorndik
离婚期(20′-50′)行为主义:E.C.Tolman,C.L.Hull自然科学/理论建设-教学艺术/实际需要
复婚期(50′-80′)认知主义:J.S.Bruner,D.P.Ausubel程序教学、结构教学、教育心理学
交融期(80′- )人本与建构主义:C.Rogers,Lvygotsky整全教育,环境建构,服务实际
五、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860′-1910′:教育的心理学化/心理研究的教育化
1910′-1930′:理论探索与建设:维果斯基、布隆斯基、鲁宾斯坦
1930′-1950′: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习与联想-反射理论,学科教学心理,知识的掌握
1950′-1980′:学习的活动理论,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赞可夫的整体教学改革:学习和借鉴美国
1980′- :影响美国和世界(融入和作用全球)
六、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900′-1940′:西化-实验化(联结理论)
1950′-1970′:苏化-政治化(条件反射理论)
1980′- :苏美结合,力求中国化
1、翻译和学习苏联和西方的理论
2、编著 我国自己的教材与专著
3、结合实际,开展教育心理研究
4、建立了自己的人才培养基地
七、教育心理学的现状
1、理论分歧缩小,出现整合趋势
2、研究内容集中,主题各个击破
3、理论实际结合,深度影响现实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对象
一、我国学校教学与课程内容的现状
感受教学的问题:体现在学生身上的效果
感受教学程的问题:教师的职业关注-难 繁 偏 旧

“难”就是课程要求过高,教材难度过大,有些学科内容过深,不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学生难于理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起来往往事倍功半。

“繁”就是课程内容繁多、重复,加上一些不必要的形容词、名词,使简单的命题复杂化,难以理解。有些内容甚至带有浓厚的繁琐哲学和形式主义色彩,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偏”就是偏于知识传授,偏到考试科目上,考试出偏题、怪题,各学科缺乏联系,忽视了基础教育广而博的特征。

“旧”就是课程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科技、经济、社会的新知识和新进展。
○1在学校教育中过分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学生的社会性、创造性、情感与人格发展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2缺乏对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指导,考试的焦虑代替和促进性评价,学生缺乏自主支配的时间,造成学生消极的学校生活体验。
现行课程的优势与问题
优势 问题
知识 实践能力
技能 创造性
解题能力 情感体验与自尊自信
勤奋与刻苦 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世界教学与课程改革的趋势
三、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接班人
接班人、建设者
建设者、接班人
一代新人(中国特色…建设者)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目标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转变课程的功能
通过统计家庭每天丢弃垃圾袋的数量,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处理,呈现的过程,体会塑料垃圾对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危害(教学标准);
知道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科学标准);
了解人体各系统生理保健知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模式,提高戒除不良嗜好(吸烟、酗酒)和远离毒品的自觉性(科学标准);
通过唱一只歌、做一件礼物,在唱歌、绘画、制作的过程中体会怎样表达对祖国、对亲人的爱,共同分享制作的乐趣和喜悦(艺术标准)。
目标之三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目标之四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目标之五
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评价功能的发展变化
甄别选拔 →促进发展
“筛子” →“泵”
目标 → 方案(静态→动态)
结果 → 过程(过去→未来)
他评 → 自评、互评(主体)
紧张戒备 → 协同合作(关系)
一元 → 多元(内容)
目前评价的理念
孩子的优点,不夸跑不了;
孩子的缺点,不批改不了。
99—1 70—30
——吹毛求疵的教育,制造自卑者的教育
评价改革的方向
针对学生(非家长)
全面评价(含学习)
特征评价(个别性)
鼓励评价(发展性)
自我评价(自主性、反思性)
同学互评(欣赏性、平等性)
过程与结果评价
定量与定性评价

 


四、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主要看法
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与规律
学习
动物学习
人类的知识学习
人类的情感学习
全人发展与全面学习
我们的看法(对象的确定)
符合学科发展水平(理论)
解决实际教学需要(实践)
区别邻近学科,具有独特性
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与应用
我们的看法(体系的确定)
导论
心理(认知/人格)发展与教育
学习理论与教学 联结/认知/人本/建构/知识/技能/策略/情感/品德/人格
学习动机与成就
教学心理与评估
五、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量化研究(1900′-1960′)
自然科学/实证主义/数量化表达
实验研究:真实验研究(随机分组)、准实验研究(自然分组)-因果关系
相关研究(非实验研究):相关法(同一被试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调查法(不同被试对同一问题的看法)-相关关系
量化研究的特点
采用自然科学研究物性的方法研究人性: 科学性与权威性
强调科学工具(各种仪器和心理测验)的使用:精确性与肯定性
(发现问题、明确问题)
质性研究(1960′- )
心理学思想的多元化(人本主义/皮亚杰主义)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人类学/社会学)-质性研究(希望从被试的反应中获得更详细、更深入、更有意义的资料)
个案研究:某一个体或团体/直接与深入研究/了解原因并解决问题
参与观察:研究者以参与者而非旁观者的身份,直接观察被试的自然行为,从而了解其问题。
深入访谈(非结构性访谈):面对面交流/充分表达意见/深入了解问题/促进问题解决
档案分析:了解问题成因/明确发展轨迹/展示自我水平
(了解原因、解决问题)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