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热点与前沿
    发表日期:2007年2月27日 编辑:shphao 有11618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自传体记忆研究

自传体记忆研究

 

  自传体记忆指对个人复杂生活事件的混合记忆,与记忆的自我体验紧密相联。在记忆领域,和自我有关的研究已有悠久的历史。当然,早期的心理学家们并没有明确界定自传体记忆的范畴,只是在有关记忆理论的论述中涉及到这一领域。如高尔顿(Galton)挑出某个单词,然后记录在规定时间内该词所诱发的进入脑海的“观念”,以研究自我思维的多样性,但他的研究无疑已涉及到自传体记忆的诸多方面,即仅有相对很少的事件能被记住;弗洛伊德(Freud)认为情绪性创伤体验的记忆往往充满着压抑感,其中直接潜伏有神经症,对这种记忆的压抑使之无法进入意识,然而与此相联的情绪却一直持续影响着个体的内心世界。因此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的神经病人困耽于追忆”,其症候是对特殊伤痛体验的滞留和记忆性象征。弗洛伊德虽未就此发展为后人称之为自传体记忆的理论,但他对于情绪在记忆中的作用以及记忆与后继性人格及行为关系的强调,给后来的自传体记忆研究以重要启发。中国早期心理学家张耀翔先生在1924年《人生第一记忆》一文中提出,“食物,游戏,学问,危险,责罚,病痛,伤感七事,最能记忆”,而这七种记忆内容大都与自我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此可算记载中中国最早的自传体记忆研究。

自传体记忆对于自我、情感、个人经历而言具有根本性意义。因此,在心理学的很多领域中都有关于自传体记忆的研究,比如认知、社会、发展、临床和神经心理学等。但这些研究发现和实际应用多半处于彼此分离的状态。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自传体记忆的高度复杂性,在不同的研究领域表现为不同的问题和研究热点。近期,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正在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与自我有关的记忆系统的研究。

  一、自传体记忆(autobiographicalmemory)的概念

  图灵曾将自传体记忆划归为情节记忆(episodicmemory),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特征,与记忆的自我体验紧密相联。布雷沃提出自传体记忆有“自我参照”的特征。杨治良认为自传体记忆是个人生活事件的记忆,一般指对日常生活中自发产生而非实验室设置的与自我经验相联的信息的储存和提取过程。自传体记忆不是一种独立的记忆形式,而是一种混合记忆,或者说更像是一种整合记忆,它包括上下文背景信息(情节记忆)、和相关知识(语义记忆),还包括感知觉方面的信息。

很明显,自传体记忆是对复杂事件的混合记忆,具有鲜明的“自我参照”性质,而自我是自成系统的,不是局部现象。不论何种形式的记忆只要与 “自我”相关,就能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记忆术”专家在实践中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了这一现象。在心理学史上,自弗洛伊德开始,自我一直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解释临床和社会心理现象的核心概念之一。在当今记忆相关领域的所有研究都认为自我和自传体记忆之间存在着极为重要的紧密联系。

  需要澄清的是,自传体记忆和情节记忆这两个术语并非完全一致。自传体记忆通常被描述为一种情节记忆,因而可以说所有的自传体记忆都是情节性的。但这并不意味所有的情节记忆都是自传体式的。很多情节记忆不是也不会转化为自传体记忆。尼尔森以“昨天中午怎样吃午饭”与“第一次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作对比,对此作了说明:你也许(今天)能回忆出昨天午饭吃的是什么,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可能就记不起来了,除非你昨天的午餐十分特殊;但你可以在很长时间后仍能回忆起首次在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时的情景,因为这一事件相对来说对你的意义更为重大一些。两者的这种区别表明,自传体记忆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是“普通”或日常的情节记忆,但如果得不到进一步加工,这部分记忆将不会成为被记住的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二、婴儿期遗忘(childhoodamnesia

  婴儿期遗忘是指成年人不能回忆出生后的最初几年经历的现象。这一现象是自我与记忆研究领域内的一个热点。心理学经典教材长期以来一直认为3岁以下的婴幼儿不能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但儿童自传体记忆的研究对这一观点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

几乎所有的人格理论家都把重要的成年人格特征与某些类型的童年经验相联系。弗洛伊德、阿德勒、霍妮、埃里克森、斯金纳、多拉德和米勒以及罗杰斯等人的理论都强调童年经验对决定成年人是健康的,或是精神病的,亦或是介于两者之间起着重要作用。精神分析中强调了解童年经验会清除患者的症状,但婴儿期遗忘却妨碍了这一临床过程。

  最初有研究者用儿童没有长时记忆能力来解释这一现象,但大量研究证实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在一个研究中,压一个杠杠可以使玩具小火车运动起来,18个月的儿童能够很快学会这一动作,并能将记忆保持-个月之久。这说明儿童并不缺乏长时记忆能力。于是又有研究者提出儿童不具备陈述性记忆能力。豪格雷菲等人向3岁和4岁儿童呈现盒子里所放的东西,一种呈现方式是直接让他们看见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另一方式是由主试告诉他们盒子里有什么。结果几乎所有的儿童都能正确说出盒子里是什么,但大部分3岁儿童及少数4岁儿童都不能分辨该信息是如何获得的,即他们不具有元记忆能力。他们能够对特定记忆进行编码和提取,但不能作为自己的体验进行编码。如,他们可以知道“院子里有一只狗”,但却不能意识到“我现在看见院子里有一只狗”。即他们缺乏自我意识,不能把自我当作客体进行观察和认识,亦不能在心理上返回过去进行重新体验(亦即皮亚杰所谓的“思维的不可逆”)。因此,不能说儿童不具备陈述性记忆能力,儿童语义记忆能力并不比成年人差。婴儿期遗忘可能与儿童情节记忆不完善有关。克雷克等人(Craiketal1999)通过自我参照效应的实验提出了婴儿期遗忘的机制。他设计了四种学习条件:(1)自我参照任务(self-referencetask,简称SR任务);(2)他人参照任务(otherreferencetask,简称OR任务);(3)社会赞许度判断(判断呈现的单词是褒义还是贬义);(4)音节数目判断。所谓自我参照任务,是指将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的一种编码方式。他人参照任务即将记忆信息与他人(如公众人物、名人、被试的亲属等)相联系。实验中首先给被试呈现所有的形容词,然后在被试没有预期的情况下,突然要求他们尽量回忆出刚刚呈现过的40个单词。结果表明,自我组的记忆成绩优于其它编码条件。对学习过程进行PET(正电子断层扫描)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前三种实验条件的激活区相似,且相对于第四种条件有更多左前额叶的激活。SR条件与其它语义条件的激活区相似,说明SR过程可能只包含抽象概念“自我”的激活,而并无相关情节记忆的激活;与SR相联系的脑区的激活与格瑞第(Grady1988)所列的情节记忆提取的激活区高度一致,这可以解释为情节记忆中包含概念自我的激活,或者自我判断时包含了情节记忆的提取,前文豪格雷菲等人的研究否定了后种解释,因此,情节记忆的提取有自我的参与。

  克雷克等人根据自己的模型提出:自传体记忆是对达到个人目标的进程的记录,这种记录并不依赖于言语能力。提取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是编码时的工作自我(working-self)的目标与提取时工作自我目标的可比性。因此婴儿期遗忘的原因是因为儿童期目标与成年后的目标差距很大,童年期对记忆进行编码的目标与成年后对记忆进行操作提取的目标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此无法激活与童年期目标相联系的知识基础,不能成功提取。

尼尔森等人用语言能力发展及社会相互作用模型来解释婴儿期遗忘。他们指出,儿童早期具有情节记忆的能力,但由于在儿童获得一定的言语能力前,不能把相关的个人经历组织成常规的叙事结构。只有获得此种结构后的记忆才不容易遗忘,且易于提取。因此,婴儿期遗忘不是因为儿童缺乏情节记忆的能力而是由于他们的记忆缺乏上述的组织结构,因此容易遗忘。皮拉米尔等人(Pillemeretal1994)要求被试回忆7年前的一场小火灾,发现只有事发当时年龄较大的儿童能够回忆。而在火灾刚刚发生之后,所有的儿童都能够对火灾给出自己的描述,但只有年龄较大的儿童的叙述具有时序性和因果关系,即具有常规叙事结构。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主张在儿童的记忆发展历程中存在质与量上的飞跃。如弗洛伊德认为婴儿期遗忘与压抑无关,只是儿童所产生的记忆与成熟的记忆形式之间存在机制上的差异,因而人们在后来无法对童年期记忆予以成功提取,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必定会发生包括记忆在内的认知结构或认知过程的质变,只有通过这种质变过程,儿童才能形成对事件的识记以及后来的回忆所依赖的心理机制。但在质变发生之前,儿童不能形成记忆;并且即使有可能形成记忆,也会在发展历程中变得对此难以提取。

  三、怀旧性记忆上涨(reminiscencebump

  在十九世纪,高尔顿开创了自传体记忆的系统研究,他发明了早餐问卷(the breakfastquestionnaire)和字-线索方法(theword-cueingmethod)。早餐问卷要求人们描述自己最近早餐的情况,越具体越好;而在他的word-cueing方法中,先向被试提供一个字(线索),然后要求被试回答看到这个字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高尔顿的线索技术被美国的两位记忆研究人员克雷沃第和斯海夫曼挖掘出来并加以发展。他们的word-cueingmethod包括两个阶段:主试呈现一张词单(如:babyfireavenue hospitalpaperplant window),要求被试将自传体记忆与每一个词联系起来;在第二个阶段,这组已由被试建立起自传体记忆的词再次被呈现给被试,要求他们回忆相应的事件是多久以前发生的,运用这一方法可得到跨被试不同生命阶段的自传体记忆的分布曲线。

  罗宾将这一方法运用于大学一年级新生,发现在最初的三年里,记忆的数量很小,这种下降反映了婴儿期遗忘现象。如果仅用大学生做被试,其结果会导致我们得出片面的结论,大学生的分布曲线并不适用于老年人。罗宾等人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他们用不同年龄阶段的被试作实验,结果表明记忆数目随年龄下降,但中间有一个起伏在十九岁,即青少年阶段,记忆有一个上升,这一上升被称为怀旧性上涨。这一现象在不同的研究范式下都有发现,不论被试的群体,也不论他们来自哪一个国家,都存在这一现象。

如何解释这一上涨呢?难道这一时期的事件更重要吗?但如果从整个人生历程上看,像外出、工作、提升、结婚生子等等这些无疑是最重要的事件都不发生在这一时期。是这一时期的记忆编码效应更好吗?也许是,但并没有独立的证据支持这一点。另外一个假设是在成年早期,人的自我概念开始形成,并根据自我的目标来规划自己的生活,为自己的生活事件提供框架。但这一假设也未得到证实。所以,怀旧性记忆上涨现象还未得到较公认的解释。但我们倾向于认为,怀旧性上涨与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以及个人独立意识的真正形成有关。

  四、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effectSRE

  当被试执行自我参照任务时,记忆效果会变得更好。罗杰斯等人(Rogersetal)将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effect,简称SRE)。康韦等人将被试分成3组,分别对40个人格形容词进行自我参照、他人参照、以及社会赞许度判断,并在5点量表上表示出形容词适合描述某人的程度或者其好坏的程度。一小时后让被试进行再认,对被试回答“学过”的项目,还要进一步进行RK判断。如果被试真正记得这些项目,就作R反应(即记住);相反,如果仅仅知道项目是先前呈现过的,或者仅仅是凭熟悉感进行再认,则作K反应(即知道)。实验结果发现,三组被试的整体正确再认率没有显著差别,但自我参照组的R反应成绩显著高于另外两组,出现自我参照效应。这是因为R反应具有情节记忆的性质,而K反应与语义记忆相似。韦勒等人(Wheeleretal 1997)强调情节记忆不仅仅是对过去所看到的、听到或想到的事件的客观记录,它还包括在心理上重返过去以及对当前事件重新体验,也就是说,情节记忆必定伴随自我觉知意识(autonoeticconsciousness)。自我觉知意识是对自我的心理表征和自我存在在任意主观时间内的扩展,它能够连接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而语义记忆伴随的是“知道感”这是当一个人客观地思考他所知道的事实时所具有的意识。可见,以“记住”为特征的再认(R反应)含有自我指向的成分,而基于“知道感”的再认(K反应)几乎没有自我指向成分。因此,自我对记忆的影响只有在R反应中才能得到体现。在此后的研究中,大多研究者都在再认测验中加入RK判断,将R反应分离出来作为自我参照效应的指标。还有研究者提出应将再认中的猜测成分也分离出来,因此主张用 “R”、“K”和“G(猜测)”三类反应。三类反应比二类反应对记忆的测量更精确。

  SRE的研究中也涉及发展领域。豪品等人(Halpinetal)发现儿童的SRE小于成人。这是否能说明儿童的自我概念的发展尚未成熟呢?也许儿童被试的SRE小于成人被试。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儿童的自我概念尚不完善和精确,不能像成人那样为记忆提供有效的参照工具。另一些研究者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实验任务是按照成人的方式设计的,不适合儿童操作。针对这种说法,波奈斯和西蒙斯对学前儿童(4-5岁)与年长儿童进行了比较。他们对实验任务的主要改进是呈现刺激单词的同时呈现相应图片,从而使任务有利于儿童操作,学习结束后,要求被试进行自由回忆,结果发现两组儿童的SRE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年龄因素对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由此可见,认为儿童的自我概念不够成熟的说法尚缺乏有力证据。不过, SRE的研究能为儿童的自我发展以致婴儿期遗忘的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实际上,婴儿期遗忘和怀旧性记忆上涨都与自我参照效应有关。因此,研究者把有无自我参照效应作为自传体记忆是否存在的客观证据。也可以说,自我参照效应就是自传体记忆的标志。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