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旅游类
    发表日期:2007年1月4日 编辑:cnpsy 有8964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结构主义对旅游动机的分析

结构主义对旅游动机的分析

 

1. 对传统旅游心理学的质疑

旅游心理学是探讨旅游动机形成机制、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状况、审美意识和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服务过程当中的心理状态的学科。而在这些问题当中,最基础的是旅游动机的形成机制,因为它是旅游行为发生的直接原因。

目前,旅游界大多数人都把马斯洛需求三角作为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入口。它把人类的需求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是生存的需要,这一层是基础,是一切其它需要的前提条件;第二层是安全的需要;第三层是爱、社会交往的需要;第四层是地位、受尊重;第五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他又指出并非在下层的需要完全满足之后才会出现上一层的需要,这四个层次的需要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在低层需要的必须部分满足之后上一层的需要才会更加明显的表现出来。如果把人类放在动物界这一基础性的背景范围中去考察的话,马斯洛的三角理论无疑是正确的,因为任何动物都不可能脱离生存本能而存在。而且,用这种理论来分析旅游动机的确也能够勉强站的住脚,即认为人类产生旅游需要是为了满足社会交往和成就感,因为旅游可以被划为广义的社交范畴,而且为了显示身份地位而选择旅游作为炫耀方式和奖励方式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他忽略了这样几个事实:第一,人类是具有意识的高智能型生物,可以说,意识的存在使得人类的需求层次与其它动物产生了质的区别。这种区别的表现就是动物的需求层次是单一的、线性的和本能控制的非条件反射——当然,对于驯化了的动物而言存在条件反射——而人类的需求层次是立体的、多重的和能动性的。如果把已经产生质变的需求层次套用在人类的意识领域,不能不让人产生疑惑。第二,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对于一个人的心理需求起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前文已经论述过,文化虽然是来源于自然,是自然的符号反映,但是却已经超越了自然实体,成为一个自足的象征结构实体。因此,人类在文化行为上的心理需求就不能简单的和人作为动物的自然实体的心理需求混为一谈。另外,由于人类拥有文化,使得很多基本的生存本能需要也发生了变化。很多科学实验已经证实,如果把一个人置于一间空房子里,在吃饭时间给他食物,但是不让他和外界接触,那么过不了多久,此人就会因为精神崩溃而产生自杀倾向。乍一看这和旅游动机形成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正是因为人的这种文化潜意识,使得人具有必须和外界接触的本能需要,它对于人类这样的文化生物来说是和对于其它动物来说的食物需要同样基本的一种需要。因此,人类对于外界——异文化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就本能的要找到一种途径——旅游来满足。这个重要的心理基础在马斯洛需求三角中被彻底的抹杀了。因为,依照它人类的旅游动机是不可能和人类的生存需求有任何联系的。第三,马斯洛需求三角并非放之于四海而皆准,比如,它无法解释自杀现象,对于人类的好奇心也无法做出圆满的解释。而后者又恰恰是人类形成旅游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很多学者也已经把好奇心作为旅游动机所要满足的目标之一。第四,人类的旅游动机是多样化的,这种特性是随着时间的累积和社会的进步呈正比例上升趋势的。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旅游动机具有多源性,因此现代人的旅游行为也是受到多种需要和多种欲望的驱使(不排除)基本的生存需要和欲望有时同一种旅游动机由于个性、价值观和抱负水准不同,表现出来的旅游行为也具有很大差异。”“马斯洛需求三角实际上只能作为一种分类系统而不是基础结构进入研究领域,而且,这个分类系统在旅游动机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漏洞和弊端,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它无法将朝圣游寻根祭祖游进行科学分类。而目前的旅游学术界仍然将马斯洛需求三角作为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基础,这正是很多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在这门专业课结束后仍然对旅游动机的形成机制不明确和感到困惑的原因

2.      用结构主义方法分析旅游动机的产生机制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动机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式,美国学者麦金托什将人们的旅游动机划分为健康动机、文化动机、交际动机与地位声望动机四种;日本心理学家今井吾省将现代人的旅游动机分为消除紧张感的动机、自我完善的动机和社会存在的动机三种。这些分类都可以说是以纯粹的心理学标准进行划分的,但是,旅游行为作为人类的文化行为,必然有其文化的形成机制。很多人类学者也都试图对旅游动机的文化机制做一个概括,如进化论运用结构模式和人类生命的变迁的意义,认为所有社会都是通过仪式和特殊事件来标志着时代的变迁。这种方法认为,在所有的社会里,生命是一种世俗和特殊时期交替的序列。而后者与前者的不同就在于它给生活添加了特殊意义。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特殊的休息时期旅游,仅有旅游者和朝圣者而已。因此离开家旅游是一个区别旅游与其它休闲方式的显著特征,并且应被作为特定文化和社会特点的专用术语来加以解释和研究。”“格雷本提出旅游是具有仪式ritual)性质的行为模式与游览的结合。旅游是一种现代的仪式,是使人摆脱日常生活的行为模式,进行必要的休息的一种活动。在旅游这种仪式中,人们打破原有的日常模式,如工业社会的单调,摆脱日常平凡的琐事,摆脱世俗生活,到另一个地方去经历一种变化,然后又回到家,重新投入到日常工作中。这样的旅游行为就像一种宗教仪式,具有神圣的意味。”“对于西方人来说,旅游是一种最好的生活,因为它有一种神圣的意义,使人激动,使人更新,使人自我完善。”“马克思主义者把旅游的动机解释为疏离(alienation)的结果。这种异化是中晚帝国主义时期人民生活的受压迫本质所引起的。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马康耐认为,现代旅游是一种对真实性的寻找,与进化论的模式相和谐,也就是说,旅游是一种灵魂的升华,具有特殊意义,或赋以日常工作生活以重要价值。还有的人类学家试图通过时间这一集体意识对旅游做出客观性的解释。例如利奇在《时间和误觉》一文里说,一般神圣和世俗的有规律的发生,标志社会生活的主要阶段或事件,它甚至是时间本身流逝的一种测量,每年是以度节假日(如圣诞节)来标志的,如果没有这样的事发生,很可能就会出错,人们似乎被时间欺骗了。时间是一种重复对比事件的打断这一概念大概是所有看待时间的最基本方法。度假就要涉及到旅游,因为所有恰当的度假都涉及到旅游。这类世俗社会中的旅游等同于那些在更传统的、信仰上帝的社会中的年度性和终身的宗教节假。最基本的对比就是:一种是在家里的正常工作与被迫的工作,另一种是非正常的、自愿离开家的神圣旅游。这种完全相反的选择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事件,以此来衡量时间的流逝。我认为那些科学的、世俗的西方人,他们从个人生活中,而不是数字的生活中获得了更多的内涵。我们更高兴的回忆起具有象征意义的时间标记,如就是在那年,我们去了罗马。而不愿意说那是在1957,因为前者承认的是一种特殊事件、某种特殊的节假日,或是某种特殊的仪式。”“每一个有意义的事件都标志着某一段时间,因此也标志着生活本身。每一段世俗或神圣的阶段,就是一段微观的生活,有着良好的开始、过程和结局,这些生活的开始和结尾都以仪式作为标记,这些仪式贯穿在我们的生命历程里。

在这些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把旅游作为一种区别与日常生活事件的特殊仪式或时间标记。根据人类学家特纳对仪式过程的研究,旅游也可以被看作是大众化的日常生活的阈限阶段,是对日常生活重复事件的不满厌倦和重新进入重复事件的过渡状态。联系前文所阐述的旅游文化概念,旅游作为一种阈限阶段是一个脱离原文化系统的过程,参与者虽然自身还保持着原有的文化符号象征系统,但是在旅游行为实际发生后,这个结构在新的文化系统中不再适用,因此阈限过程中的旅游者必须建立新的文化符号象征系统的基础结构,以能够度过阈限阶段。比如,民俗文化旅游者进入少数民族景点之后必须遵守当地风俗,否则他就可能成为该景点不受欢迎的客人,从而无法得到旅游休闲娱乐的享受。

那么,人们为什么具有进入异文化系统的强烈欲望呢?这还要从人类的心智结构进行分析。前文已经提到,人类的文化是一种借助自然转化为符号的象征系统,而人类对于符号——自然事物的选择是具有随机性的,这种随机性决定了二元对立基础结构的不稳定性,从而造成了自此基础上形成的一切抽象概念结构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使得一个文化系统中的个体获得了允许并适应其它文化符号象征系统逻辑规则存在、甚至主动修改本身个体文化符号单元或二元对立基本原子之间逻辑规则的可能性。可以说,人类之所以具有进入异文化系统的强烈欲望乃至一切的好奇心都产生于这种主动修改本身个体文化符号单元或二元对立基本原子之间的逻辑规则的无意识冲动。另外,前面的引文中也几乎都提到了旅游是对自身的完善。在这里,我要提出的是这种对自身完善的渴望实际上也是来源于这样的无意识冲动。因为如果二元对立基础结构原子的选择是随机的,建立关系的逻辑规则也是随机的,那么一切基本原子之间都有建立逻辑对立关系的可能。所谓的自我完善或者追求完美就是对这种一切皆有可能的无意识肯定。必须指出的是,旅游动机虽然五花八门,但实际上是有共同的形成机制的。这种机制就是刚才所提到的二元对立结构的不稳定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我完善动机和对于完美型人格的追求。

那么,什么是完美型人格呢?并不是说以道德水准去衡量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全或完美,而是说个人的人格系统中都的所有方面都能处在一种不受压抑的状态。这里的压抑并不是心理学上所讲的压抑,而是受原有心智结构的逻辑建立原则的支配引起的稳定性与其固有不稳定因素的冲突。解除这种压抑就是使所有的基本文化符号原子都有建立逻辑对立关系的可能,从而使所有的文化系统都有可能建立。这种状态是在个体的思维结构中存在的,与该个体所在的文化整体结构无关。因为是否接受改变原有二元对立基本结构的可能性跟个体在该文化系统中所受到的文化熏染的程度有很大关系,这直接关系到个体会对什么样的吸引物产生兴趣,换句话说,如果个体所受到的文化熏染很强,那么他的心智结构就长期处在稳定状态,基于此所建立的整体符号结构和逻辑准则就相当稳定,进而他的认知系统就很稳定,对于异文化的认知也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一旦与其固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冲突,他所能感到的就是反感而不是好奇心和探求欲。所以表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好奇心和千差万别的旅游动机,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也就不同。但是某个区域能够成为旅游景点,某个主题能够成为旅游产品,某些旅游者能够组成同一目的地的旅游团,这些足以证明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心智结构上具有相同的不稳定特点。

综上所述,旅游动机的形成源于对心智结构中逻辑规则能够改变的可能性的肯定。进而我们可以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进一步发现旅游动机的二元对立结构。在此,笔者认为应先对结构主义的方法作一个简单介绍。

结构主义试图为各门科学提供一种普遍有效的方法,依据这种方法,人们可以把自己所遇到的现象整理成系统的整体;它不仅要解决某一系统内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要找出各个系统、各个领域现象之间的关系,打破这些现象之间的绝对界限,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方法论是结构主义的基本前提之一,它所要求的打破现象之间的绝对界限,不仅仅是在现象之间建立简单的逻辑联系,更为重要的是要突破自身文化系统对于某类现象或事物的认知界限,乃至打破自身文化系统对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认知标准,从而建立一种一切皆有可能的文化分析态度和价值判断相对标准。这一点看起来简单,实际上要完全做到却困难重重,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生活于某一个文化系统中的文化载体,他的任何行为和思维都无意识的被打上了该文化系统深刻的烙印,要让他完全脱离自身的文化背景去认识新的文化现象以至于能够认可或者适应新的文化系统是不可能的。但是这种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异文化的正确分析态度和观察视角,避免本族中心主义和文化沙龙主义。之所以强调文化系统的整体性,我认为结构主义并非是只考虑到各文化元素之间存在的客观必然的联系,更关键的是对于文化分析者来说,对于某一个文化单元的二元对立偶之间的逻辑建立准则的分析必须通过与该文化单元相联系的其他单元的二元对立偶的逻辑建立准则相对比,由此结构主义者所完成的就不单单是某个文化现象的分析解释,而且是对文化整体的微观解剖,并且以对象文化系统自身的逻辑准则而不是以分析者自身文化系统的逻辑建立准则作为判断阐释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从而在主位角度追求文化阐释的最大程度的可信性。

结构主义方法认为,一切关系最终都可以还原为两项对立的关系,每个关系中的元素都可以根据自己在对立关系中的位置,被赋予本身的社会价值。所以,结构主义方法要求人们尽可能找出各个现象的对立关系。前文已经介绍过,结构主义者所要探寻的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也就是人类建立文化系统的心智结构,并且把这种心智结构归结为二元对立结构。结构主义者对于某个具体的文化现象的分析最后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将复杂的现象归结为两项最基本的事物之间的对立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该文化元素在整个文化系统中的位置来分析和解释其社会意义。

Levi-Strauss在《今日图腾崇拜》中对结构主义具体的分析方法有过这样的概括:我们所提倡的方法——包括下列几个步骤:第一,把我们所要研究的现象界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真实或假设项目之间的关系。第二,做一个表列出这些项目间可能的排列组合。第三,以此表来分析一般对象,我们的分析工作只有在这个层次才能得出项目之间种种必要的关系。我们在一开始时所要考虑的经验现象,只不过是许多可能组合中的一种,而我们必须先把这些可能组合的完整体系建构起来。

现在我们就来尝试着按照结构主义的方法来建立旅游动机的二元对立结构,首先,我们必须对各种旅游动机的相关要素列表分析,见-1”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