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心理统计试题
课程代码:02110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的数据为( )
A. 比率变量 B. 等距变量
C. 顺序变量 D. 等级变量
2. 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间断性资料频数分布的是( )
A. 条形图 B. 直方图
C. 散点图 D. 线形图
3. 四位学生每分钟写毛笔字分别为4、7、10、6个,四位学生写字的平均速度应选择计算( )
A. 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C. 调和平均数 D. 加权平均数
4. 下列描述离中趋势的一组统计量是( )
A. M、S、Md B. M、M0、Md
C. R、S、Q D. AD、S、σ
5. 同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的关系为( )
A. 因果关系 B. 共变关系
C. 函数关系 D. 相关关系
6. 假设两变量线性相关,一变量为正态、等距变量,另一变量为二分名义变量,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 )
A. 积差相关 B. 二列相关
C.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D. 点二列相关
7. 如果由某一次数分布计算得SK<0,则该次数分布为( )
A. 高狭峰分布 B. 低阔峰分布
C. 正偏态分布 D. 负偏态分布
8. 总体呈正态分布,方差已知时,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方差与总体方差间的关系为( )
A. B.
C. D.
9. 一个好的估计量应具备的特点是( )
A. 充分性、必要性、无偏性、一致性
B. 充分性、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
C. 必要性、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
D. 必要性、充分性、无偏性、有效性
10. 某项调查选取三个独立样本,其容量分别为n1=10,n2=12,n3=15,用方差分析法检验平均数之间的显著性差异时,其组内自由度为( )
A. 2 B. 5
C. 36 D. 34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按照观测的方法,将实验数据划分为计数数据和________两大类。
2. 按照统计方法的功能,把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分为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和________。
3. 统计图按形状划分为________,直方图,曲线图,圆形图、散点图等等。
4. 一组数据25 30 40 36 50 20的中数为________。
5. 标准分数是以________为单位表示一个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
6. 设A、B为两个互不相容事件,则P(A+B)=________。
7. 总体分布为正态,方差σ2已知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正态分布,样本平均数的方差 ________。
8. χ2分布是一个正偏态分布,当自由度df很大时为________分布。
9. 一个好的估计量应具备的特点是充分性、无偏性、________和有效性。
10. 某实验选取容量分别为5、6、7的三个独立样本,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平均数之间的显著性差异时,其组间自由度为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 随机现象
2. 样本
3. 方差
4. 假设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适用于哪种资料?
2. 两个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比一个平均数显著性检验增多了哪些前提条件?
五、计算题(15分)
某小学(1)班学生进行语文和数学考试,已知全班语文成绩的平均分为70分,标准差10分;数学平均65分,标准差5分,且两门课成绩分布均为正态分布。甲生语文得89分,数学66分,总分为155分;乙生语文得85分,数学70分,总分155分。甲、乙学生两门课总成绩在班中的相对位置一样高吗?
六、计算题(15分)
在某重点学校对重点班36名学生进行比奈智力测验,结果 =105,已知比奈测验的常模μ0=100,σ0=16。问某校重点班的学生的智力水平是否确实与常模水平有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