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中,不少人由于受到各种压力、挫折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常用的办法是求助心理医生,或者应用药物来缓解症状。国外则流行艺术疗法治疗心理疾病,寓治疗于不经意之间,可谓简单易行、事半功倍。
一、音乐慰藉心灵 1.音乐疗法古已有之。不同的旋律、节奏、音调和音色能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体验,对人体激素分泌、新陈代谢、胃肠道活动等诸多方面都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自己陷入心理危机时,不妨借助音乐调整心境。 2.音乐疗法的关键在于乐曲的选择。镇静催眠可聆听“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军港之夜”等中国乐曲和“仲夏夜之梦”等西洋古典音乐;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可欣赏海顿的音乐组曲“水上音乐”,民乐“步步高”、“金蛇狂舞”、“花好月圆”等;解除抑郁可以借助节奏明快、音色亮丽、有励志寓意的乐曲,可以先欣赏西贝柳斯的“悲痛圆舞曲”、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以使抑郁的心情得以寄托和宣泄,待情绪稳定后再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喜洋洋”、“欢乐舞曲”等。
3.音乐疗法并不只限于欣赏,如果参与演唱歌曲或演奏乐曲,可以直接促进感情的表达、增加生活情趣、扩大社交范围。音乐所显示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于生活在压力、不确定性中的现代人不啻是一副良药。
二、舞蹈赋予活力 1.舞蹈是一种融音乐、运动、形体语言于一身的综合艺术。有哲人称没有比舞蹈更贴近生命本能的艺术。让生活中日渐僵硬的肢体随着旋律舞动起来,将潜伏于内心深处的焦虑、失意、无助和郁郁寡欢全都释放出来,体验自我存在和对这种存在的自我控制。 2.当然,并非所有的舞蹈形式都适宜治疗心病。西方的心理学家认为优雅的芭蕾舞对经常烦躁不安、易冲动者有效,而现代舞较适于情绪压抑者。交谊舞虽是一种常用的交际形式,但舞伴如果是初次见面者,则往往过于注重舞姿和谈吐,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和隔阂,无助于抚慰心灵。而那种在震耳欲聋、节奏强烈的乐曲中激烈扭动躯体的迪斯科舞,虽然能起到一种宣泄的作用,实际上由于感官受到过度刺激,身体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即使在西方也不提倡心理障碍者参与。
三、绘画抚平创伤 1. 色彩和线条是绘画的生命,更是人类情感的结晶。早在20世纪20年代弗洛伊德就提出,绘画可以疗治心灵创伤。 2.绘画疗法也包括欣赏和自由创作两方面。应该在生活和工作环境中陈列出作品。作品的选择十分重要,基于各人不同的爱好,作品的选择没有限制。建议在心境平和时选择中意的作品。这时选择的作品往往是平常心理倾向的流露,出现心理问题实际是对自我正常状态的否定,经常欣赏得意之作,能够矫正自己失衡的心理状态,从而避免或缓解心理疾患。
3.除了赏画之外,绘画疗法更提倡自由作画。接受绘画疗法者在掌握一定绘画技巧后,不必拘泥于画面是否优美传神,而应该让画笔在情绪的支配上自然描绘,则可抒发情感,调整情绪,获得乐趣。如果能在风景优美的户外写生,捕捉自然景观,可以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体验生命和和谐,将偏离正常轨迹的心理活动引向天人合一的境界,不良心理将逃遁于有形与无形之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