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文艺心理学
    发表日期:2006年7月28日 编辑:mickey16360 有3247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心理投射与传统音乐

一、 中国传统艺术与心理体验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心灵体验为核心的文化,心灵感应而通天地,这是中国古人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古人沉思宇宙与生命的态度。素有"大道之源"之称的《易经》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思维方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在传统文化中,万物都被赋予了人的灵气,人们在自然景观的存在和变化中看到自身心灵和生命的存在与变化,而在艺术创作中寄托神思与情感。  

  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静穆的观照与生命的飞跃是中国艺术的两元。" 由静穆的观照,实现心灵与天地自然之间相互感应,进而趋于天人合一。可见,强调心的作用,注重以心灵体悟宇宙自然、社会人生,体验人本身生命的永恒,这是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  
对于传统音乐文化也是如此,传统音乐典籍就颇具有心理学倾向。音乐典籍代表作《礼记?乐记》就认为音乐的本质是人心的反映。"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毛诗正义?卷一》中也有类似的观点,"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人的心理体验通过音乐表达出来,而在音乐中也处处体现着心理投射。 
  
  二、 中国传统音乐思想与心理投射 
  
  1、心理投射的内涵 
  
  在心理学中,所谓的心理投射是指个人的一种不自觉的过程,把自己的态度、愿望、情绪等投射于环境中的事物或他人,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客观现实往往受到我们自己内在的心理活动的影响。这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心理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一种心理学的世界观,心理分析的重要基础。 
  
  2、心理投射的研究意义 
  
  通过心理投射,不同的乐声、乐音以及音乐风格等都被赋予丰富的心理内涵。而富有心理内涵的音乐又体现在生活中,影响人的心理。由此,透过音乐,可以进行心理分析,通过音乐,可以进行心理调节。这也是现代音乐治疗的理念。 
   
  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启发我们,人类最深层的心理体验往往世代遗传,不易觉察却一直在影响我们。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的音乐,从古到今一直维系着人类的心理与思想,而古人至简至易的直观概括往往就反映了我们最深层的心理体验。因此,研究传统音乐中的心理投射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主要音乐思想中的心理投射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有怎样的人文精神,就有怎样的艺术,就有怎样的音乐。影响中国文化最深的儒、释、道思想,也是音乐思想的哲学源泉。 
  
  儒家代表孔子是一个极爱音乐的人,也是最懂得音乐的人。《论语》中记载他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八佾》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不仅重视音乐的美,更重视音乐中的善。这善不仅表现在古代圣人的德行事功里,也表现在一个初生的婴儿的纯洁的目光里。西汉刘向的《说苑》里记述一段故事说:"孔子至齐郭门外,遇婴儿,其视精,其心正,其行端,孔子曰:’趣驱之,趣驱之,韶乐将作’"。他把婴儿纯朴的心灵美比作他素来最敬爱的韶乐,认为这是韶乐所启示的内容。由此可见,孔子推崇的是能反映善与美的音乐,能使心灵受到启示,这也体现了音乐的心理教育功能。孔子晚年曾将三百篇诗整理的能上管弦,而且合于韶武雅颂之音,作为教育内容之一推向社会。 
  
  道教的代表人物老子主张"致虚疾,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道学主张"无",是对一切限制的消解---因而走向无限。"无成势,无常形,故穷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史记?自序》)。道学着手于"无",在真正的自由和平衡中得到的却是无限广阔的"有"。道学这种既辩证又达观的人生哲理,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空灵而终达玄阔的特点。音乐中讲究用散逸的板式、重视休止,且排斥"繁手淫声"而追求"大音希声"正是这种人生哲理的体现。只有"希声"才达"大音",道学的这一音乐思想,与它那"无"中求"有"的哲学是一脉相承的。 
  
  庄子论乐,与老子又不同。他主张"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天地》)这是领悟宇宙里"无声之乐",也就是宇宙里最深微的结构型式。在庄子,这最深微的结构和规律也就是他所说的"道",是动的,变化的,像音乐那样,"止之于有穷,流之于无止"。这道和音乐的境界是"逐丛生林,乐而无形,不挥而不曳,幽昏而无声,动于无方,居于窈冥……行流散徙,不主常声。……充满天地,苞裹六极"(《天运》),这道是一个五音繁会的交响乐。是充满了浪漫精神的音乐。  

  受道家的影响,嵇康提出《声无哀乐论》,认为乐音及其运动形式具有其自然、谐和的本质属性,音乐的性质是"和"。"和"涵盖了大小、单复、高低、慢快、善恶等对应的因素,这些音乐形式上的变化,归根到底,还是统一于"和"。《声无哀乐论》的直接理论基础,是他的养生论。嵇康是从它的养生理论和对社会人生的看法来看待音乐的,认为"乐"与人的养生密切相关,而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个体的情怀超越于具体哀乐的极度自由的"和"的境界。 
  
  禅宗是佛教在中国的一个流派。其教义是"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天然佛性,无为解脱"禅宗重视"心性"与"顿悟",认为追求佛境界的人,只要自心洞察,明心见性,便会超凡入圣而成佛果。因此,禅宗音乐思想的特点是"以心感物",认为对于音乐的感受,心性是很重要的。禅宗所谓"一默如雷",主张从沉默处倾听震耳雷鸣,就是靠心的力量,以心听无声,白隐禅师要禅僧去听一只手的声音,就是这个道理。禅宗认为大自然无限空静深广,意境悠远虚静,只要你用心去倾听,就能进入超知性、超功利的精神境界。受禅宗影响的音乐都追求如"万籁此皆寂,唯闻钟磬音"、"此曲弹未半,高堂入空山"一类的所谓"禅境"。  

  儒、道、释(佛)三大哲学虽然保持着各自的理论体系,在音乐思想上却有一处显而易见的合流---儒学的"德善"、道学的"无"、佛学的"空",都不主张激越、躁动、"繁手淫声"。这便是华夏艺术思想,也包括华夏音乐艺术思想的最本质内核。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心理投射 

  关于音乐的构成,《礼记?乐记》上说得好:"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声、音、乐在艺术层次上是不断递进的,因此,声、音、乐中所投射的心理内涵也不同。  

  1、 声之意 
  
  声音作为心理分析的内容在现代也是很重要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声一调的变化都是我们心理的反映,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中,人们接受的大部分信息来自于声调等非言语信息。作为音乐的基本成分,声音在人的心理感受中也代表丰富的意义。  

  在古代,强大的声音往往代表恐惧或威力。当灾难,如山洪、地震、火山、炸雷和虎啸等到来的时候,出于求生和自卫的本能,古人会发出自己的吼声,或告示同类,或以壮声威,或威胁对方,或拼力一搏,甚至认为巨响可以镇住神鬼。因此,我们的古代祭祀时也会大呼小叫,唱"圣歌",念咒语、企图借助噪声和想象征服某些自然的力量。《小雅?节南山》就有"哭天不平,我王不宁,不惩其心,覆怨其正,家父作诵,以究王?"的诗句。《尚书?无逸》也有"厥口祖祝"的记述,《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琴,以来阴气,以定群声"  

  随着社会和音乐的发展,声的代表意义就更为丰富,也具有更典型的心理内涵。《礼记?乐记》中说:"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这说明由于人们受到相应的外物感应而发出的不同声音体现了人们不同的心理状态。《礼记?乐记》还说:"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石声磬,磬以立辨,辨以致死。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竹声滥,滥以立会,会以聚众。君子听竽、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鼓鼙之声?,?以立动,动以进众。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因此,"是声能感动于人也","声各不同,立事有异,事随声起,是声能立事也"。听不同的声音会令人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不同的行为反应。  

  上述思想在周朝尹喜的《关尹子?三极》中有类似的论述:"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则声凄凄然;有思心者,则声迟迟然;所以悲思怨慕者,非手非竹非桐,得之心符之争;得之手,符之物。"《淮南子?论言训》则说:"心有忧者……琴瑟鸣竽,弗能乐也。"宋代欧阳修认为"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宋代朱长文《琴史?声歌》中说:"情发于中,声发于指,表里均也。"可见,古人早就重视从音乐的声中体会心灵感应。 
  
  2、音之象 

  音比之于声,具有更深刻的象征意义。《礼记?乐记》中把五音与阴阳五行等思想联系起来,使五音所体现的心理内涵更为丰富和广阔。《礼记?乐记》说:"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滞之音矣。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虽然这里所说的君臣等象征颇具有政治意义,但把它们实际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具体的君臣。根据《月令》注解:"宫属土,土居中央,总四方,君之象也。由’土爰稼穑’,犹君能滋生万民也。又五音,以丝多声重者为尊,宫弦最大,用八十一丝,故’宫为君’。商属金,以其浊,次宫,臣之象也。宫者八十一丝,商七十二丝,次宫,金以决断,为臣事君,亦以义断为贤矣。角属木,以其清浊中,民之象也。角六十四丝,声居宫、羽之中,角属春,春时物生众,皆有区别,亦象万民众多而有区别也。徵属火,以其微清,事之象也,徵属夏,夏时生长万物,皆成形体,事亦有体,故以徵配事也。羽属水者,以其最轻,物之象也,羽属冬,冬物聚则成财用,冬则物皆藏聚,与财相类也。可见,五音反映了天地自然之理。>  《乐维动声仪》进一步解释:"宫为君,君者当宽大容众,故声弘以舒。其和情也柔,动脾也。商为臣,臣者当以发明君之号令,其声散以明,其和温以断,动肺也。角为民,民者当约俭,不奢僭差,故其声防以约,其和清以静,动肝也。徵为事,事者君子之功,既当急就之,其事当久流亡,故其声贬以疾,其和平以功,动心也。羽为物,物者不有委聚,故其声散以虚,其和断以散,动肾也。这段话不仅说明了五音的特点以及象征意义,还说明了五音与身心的相应关系 
  由于五音各自具有其特点与象征意义,古人常通过听音来判断人的心理状态,如《吕氏春秋?音初》中说:"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乎内,是故闻其声而之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吕氏春秋?适音》中提出:"夫音也有适,太钜则志荡,……太小则志嫌,……太清则志危,……太浊则志下"。《礼记?乐记》还说:"乐者,心之动也;声音,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这都说明了音质与心理状态的密切联系。 
  
  3、乐之理 
  
  由声构成音,由音构成乐,乐表现为音乐的整体艺术。重视情感和体验的中国音乐,从结构到意境,无不体现着艺术家用"心"去完善自身体验的心理过程,同时也是在音乐表现中把"人"作为中心来加以强调的深层体现。 
  

  (1) 乐之随心结构 

  由于"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传统音乐借助其结构来表现天地自然和生命意识的时候,便呈现出一种"游心于万物之初"的思维方式和宇宙观念,由此而塑造着传统音乐家随机开放的以时空意识为先导的艺术思维品格,从而形成一种象征生命运动的主体文化心理的线性旋律结构范式。他们常常运用一种即兴性的自由变化的反复,而且这种变化反复也不一定受到原和声的控制。主体的情感与心理变化随机发挥而又统一于结构之中,注重整个音乐进行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这与音乐家们注重对宇宙自然一草一木、一事一理细洗嚼味的生命领悟和情感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音乐的这种线性旋律结构恰好契合于人的心理活动和感受的过程,故能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整体美和自然性结构印象。 
  
  西方音乐结构较注重冲突、逻辑,其音乐时值是建立在理性思维和严格的数学等分逻辑基础之上的。因此,西方音乐犹如西方绘画的几何式构图思维,强调严密的数学论证,强调一个严格的整体调布局,注重主调对音乐的统一结构力作用。而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犹如水墨画的长卷构图,自由而松散,虽然没有一个严格的整体布局,但却错落有致,通过音乐速度与节奏的疏密变换、对比与统一来体现其对音乐的合理组织,所谓贵在意到情适。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结构,给予了演奏、演唱者以更多的自我体验和自我领悟的自由发挥机会。这其中也可以窥见一种以"人"为核心的人文倾向,这是以人的自身机体及其自身心理行为作依据的,并以人的自然人性作为基本出发点,用情感去完善自身体验的一种心理过程。 

     (2) 乐之真情流露 
  
  《礼记?乐记》中的《乐象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论点:"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这段话揭示了音乐极为丰富而又高尚的境界,它无疑是一种特有的文化内涵及人的生命力的表现,昭示着人类灵魂之真。宗白华说:"乐的表现人生’不可以为伪’,就像数学能够表现自然规律里的真的那样,音乐表现生活里的真。"  

  重视艺术情感的真实性,追求艺术的至真,这在东西方的艺术追求中,几乎都是一致的。早在先秦时期,《庄子》中就有:"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之说。真正的音乐,从产生到表达,都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其真,不能掩饰,而唯其真,我们才可以通过音乐来判断乐者真实的心理状态。  

  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在各乐论典籍中都有所体现。《礼记?乐记》中"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在《乐记》作者看来,"乐"的原动力就在于表达人的情感。同时,情感不但是艺术产生的源泉和动力,而且情感的类型还决定了艺术形象的个性特征。《荀子?乐论》中也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宋人朱长文在《琴史?论音》中也强调情感对音乐创作的重要性:"音乐之生,本于人情而已矣。" 
  
  (3) 乐之人格体现 
  
  明代李贽将性格与乐音相联系,他说:"故性格清澈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疏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沉郁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绝。有是格,便有是调,皆情性自然之谓也"。从这段文字,我们足以佩服古人的洞察能力。由此,音乐与个性之间的深层联系可见一斑。 
  
  推崇尽善尽美音乐的孔子既重视音乐中的人格内涵,也重视音乐在人格培养中的作用。在孔子看来,音乐的本质就是"仁"的艺术表现。而"仁"则是孔子所宣扬的最高道德原则。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歌乐者,仁之和也"(《孔子家语》)。对于音乐,儒家强调艺术与人性道德的同一性和统一性,认为应从"人性"和"人德"的角度来认识音乐的本质,认为音乐只有与礼教成为一种互为表里的关系时才能真正成为"仁"的艺术表现。《礼记?乐记》中就有"乐者,德之华也"、"德音之谓乐"等命题。 
  
  同时,儒家又强调音乐是培养人、塑造人的手段。"兴于诗,立于礼,成与乐"(《论语》)儒家提倡以音乐来作为人性道德修养、人格完善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礼乐教育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培养弟子的最高标准是要求学生身通六艺。所谓"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礼"与"乐"居于第一、二位。"礼乐"思想到了孔子这里,已发展成为他的教育思想体系中的核心与灵魂。  

  (4) 乐之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音乐重神轻形,音乐中所体现的精神内涵是乐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而能领会其中精神内涵的听者才是知音。《列子》中记载有关于"高山流水"的故事说的就是千古流传的"知音"佳话:"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古人认为欣赏音乐不是只图音调的悦耳,更重要的是领会音乐所表现精神、志趣、道德和情操。《礼记?乐记》说:"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锵而已,彼亦有所合之也"。  经典的音乐也是因为其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才能打动人、感染人,以至于千古流传。 《天闻阁琴谱》所记载的古琴曲《流水》之所以被演奏者钟爱,就在于作者的内心世界对自然的静穆观照,以及同宇宙自然相与悠游所产生的体验境界,它所激起的不单纯是情绪变化,更是生命之道的超升。所以,乐曲虽然表面上是对景物的描述,而实质是借景抒情,体现着一种坦荡阔大的胸襟以及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精神境界。嵇康于临刑前弹奏的《广陵散》能感人至深,正是因为曲中悲壮慷慨之旋律适宜抒发他那心中愤满不平的情怀,以及对人生命运不公平遭遇的至深感慨。而蔡文姬所作琴歌《胡笳十八拍》曲调悲怆凄婉、如泣如诉,作者流亡思乡的痛苦以及还乡时与亲生稚子生死离别的悲伤,淋漓尽致地倾诉于曲中。正如康斯坦丁诺夫《音乐美学原理》所言:"音乐拥有极完美的手段,以精确地组织音乐能够广泛引起的那些情绪、感受和情感,并在那些情绪、感受和情感中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阶层的、特定类型人所特有的复杂的人的态度。 
  经典的音乐伴随着音乐文化中的典故,一直深深的启发和感染着中国世世代代的人们,成为中华文化精神的一部分,也成为每个中国人深层心理意识的一部分。这些故事如,庄王一鸣惊人;韩娥余音绕梁;伍员吹萧,荆轲易水寒,刘邦大风起,杨朱哭歧路,刘禅不思蜀,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孙登长啸鸾音,秦青响遏行云,庄周有雁默先烹的哲学思考,陶潜有琴不设弦的高雅情调,相如弹琴求凤,萧史吹箫引凤,屈原放逐,呵壁问天,单文鸣琴而治,王敦击壶而歌,等等都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和深刻的心理内涵,值得我们认真地分析和体会。 
  
  (5) 乐之社会体验 
  
  我们可以从音乐中看到的投射不仅仅是对于个人的心理投射,同时也可以在音乐中看到社会的状况,古人就善于从音乐中分析人民的生活心态、民俗风气以及国家的政治情况。《荀子?乐论》中说:"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敌。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侵"。《礼记?乐记》认为:"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谐、慢易、繁文、简洁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这指出了音乐特色与民族心态之间互感互动的对应关系。 
  
  另外,《礼记?乐记》中还说:"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闲。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这是从国家大局,民族心态及历史变化出发,指出了政治形势、群众情绪与人民呼声的关系。 
  
  正是因为音乐与政治之间的互映关系,儒家音乐思想强调音乐的导向作用。《礼记?乐记》中说:"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儒家提倡"中和"音乐,认为"中和"音乐能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变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知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综上所述,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内涵,本文试作探讨,并从中感受到,对传统音乐文化作心理投射的分析,既能加深我们对传统音乐的理解,更能启发我们理解现代音乐与现代中国人深层心理之间的关系。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