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犯罪心理学
    发表日期:2006年7月27日 编辑:mickey16360 有2735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为什么人格异常的人易于犯罪?
人格是指在个人的生活基础上受到家庭、伴侣、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气质、能力、兴趣、爱好、习惯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异常即人格明显地偏离常态。

  在犯罪者中人格障碍占10。6%。他们一般在1-6岁时的特点是盲目服从,7-16岁时易受外界影响,易导致人格发展畸形。这些人主要表现为高度的冲击性和攻击性;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敏感多疑,对人不信任,抱有仇视;暗示性高,自我中心,感情用事,爱说谎;具有环境不允许的特别叶嗜好;性欲早并强烈。可见,人格异常的人之所以容易犯罪,这与人格异常所故有的心理病理学的特征有关。

  造成人格异常的因素主要有:

  遗传因素。在人格异常亲属中,发生率与血缘关系成正比;

  脑发育因素。研究表明,人格异常与大脑发育不成熟密切相关;

  家属因素。儿童期不幸,喪母、父母离婚,管教不当,粗鲁苛刻与溺爱怂恿等对儿女影响是很深刻的;

  教育因素。包括幼儿教育、学校教育、报刊书籍、电影电视等各种教育方式也会对人格异常有影响;

  社会因素。社会思潮、社会风气等也与人格异常有关;

  疾病因素。有些人虽无典型病史,但事实上在分娩、婴幼儿和儿童期患过不明显的、末引起注意的躯体疾病,这也会影响脑功能的正常发育。

  对人格异常人采取的措施,从医学角度讲,要提倡“优孕、优生、优养”;

  从社会角度讲,应调查影响人格形成的社会问题的现状,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治理措施;

  从文化方面讲,要加强精神卫生的教育和宣教传;

  从法律角度讲,应加强法制教育和有关科学知识的学习。

  要注意区分正常人格与人格异常、分别采取不同防治办法。

  总之,要造成一个良好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人能身心健康、好学向上,这样,不良人格和人格异常以及相应犯罪也就势必会减少。家长和教师应学点心理学和精神病的知识,以便给青少年讲点心理卫生常识,帮助他们正确对待自已,如何适应环境。此外,要细观察并重视他们的各种行为变化和表现,及时请精神病科医师和心理学者检查,早期诊断,及时制定措施,防止更坏发展。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