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犯罪心理学
    发表日期:2006年7月27日 编辑:mickey16360 有2049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四大心理因素引发犯罪

唯我独尊引发犯罪

 据法官介绍,多数独生子女罪犯原来在家庭中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对孩子处于服从地位,结果使他们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为所欲为,任性、自私、贪婪和霸道。他们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只想自己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玩得好,却较少顾及他人的利益。而且,这些人不看重名誉,而崇尚金钱和高消费。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已成为未成年独生子女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心理脆弱误入歧途

  独生子女习惯于被别人围着、护着、捧着,从未尝过逆境的滋味,不知道什么叫困难。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甚至不能应付一些较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非常脆弱。在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他们往往表现出过分的失望、焦虑和沮丧,甚至自暴自弃。因为不能客观地分析现实条件和自我状况,使挫折的不利方面在他们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以致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甚至走向违法犯罪道路。

贪图享乐酿出苦果

  许多家长对自己的独生子女过分迁就。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无需子女进行体力劳动,使孩子逐渐养成了鄙视和厌恶劳动的不良意识。很多父母的过分娇惯、溺爱,助长了孩子的物质享乐欲望。当他们赖以享乐的经济来源丧失,或者不能满足需要时,不少孩子就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以获取钱财。

报复心理值得警惕

  法官对记者说,多数未成年独生子女罪犯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私、任性、嫉妒、自卑、感情易冲动等不良特征。这些孩子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关怀和忍让,却很少关心体谅别人。具有这种心态的孩子很容易产生报复心理,故意伤害他人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