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治疗与咨询 - 治疗与咨询案例
    发表日期:2006年7月19日 编辑:cnpsy 有2256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看到人多就心慌
案例:一位退休返聘的工程师在妻子陪同下来到医院看心脏病,说心慌、胸闷。可是医生检查后没有发现他的心脏有任何器质性病变。病人表现得比较胆怯、小心、话不多、情绪低落。经过了解,发现他已经吃治疗心脏病的药物三年,平时觉得心脏不好,哪儿也不愿去,后来发展到害怕去饭馆、电影院、打公用电话、甚至怕接家里的电话,家里如果来了人,心慌得要命。在此之前,有医生给他开过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分析:这是记者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血管中心胡大一教授的“双心门诊”看到的真实案例。对此现象,心理咨询师阿明认为,这位病人患的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心理疾病———社交焦虑症。此病危害甚大,学生可能因此厌学而辍学,职员可能因此而放弃升迁,并终其一生碌碌无为。
  社交焦虑症的成因比较复杂,通常认为它的发展历程如下:父母的过度保护导致儿时缺乏适应能力的锻炼,再加上父母的排斥或批评、令人难堪或耻辱的特殊经历,再与先天因素结合起来,使孩子总是对未来产生不当的焦虑,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导致社交焦虑症。
  有数据表明,在人的一生中,13.3%的人会患此病。在美国的年发病率达7.9%,其中2/3的患病者是女性,平均发作的年龄是12岁。
  社交焦虑症同时还会引起其他的心理疾病,最常并发的是严重的忧郁症,它影响社交焦虑症1/3的病患。
  建议:目前治疗社交焦虑症效果比较好的药物有赛乐特,左洛复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帮助病人重点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认知上的转变。
  首先帮助病人认识到他的生活中诸多的不顺、不便是由此病引起的。
  其次,进行系统脱敏的心理治疗,即让病人逐渐接触他以前害怕的场景,一步步脱去对这些场景的过敏反应。可从在家人的陪同下参加社会活动开始。有的患者适合用冲击疗法,即当头棒喝,但要在专业心理医生指导下进行。
  最后,多体验改变生活方式后得到的好处,比如周围人的鼓励、友情、支持等。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